钱锺书、陈友琴:绝配“姓名对”
作者 罗银胜
发表于 2025年2月

《萍踪偶记》的作者陈友琴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已故学者中享年最长者,他的名字适与钱锺书成为对仗,其来历可以掌故视之。

陈友琴(1902—1996)是著名的古代文学专家。1953年,陈友琴奉调就职于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古典文学组。这一年,陈友琴已经五十一岁。和文学研究所的许多先生一样,一家人住在中关园。文学研究所自1953年春成立之伊始,就汇聚了一批蜚声遐迩的优秀学者,在郑振铎、何其芳的主持下,酿就了宽松的学术环境,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氛围。而古典文学组则是文学研究所首屈一指的大组,更是名家济济。

“文革”开始后,钱锺书与陈友琴等一大批学者受到迫害。1969年至1972年,前后三年,同在文学研究所其他人员一样,下放河南罗山、息县、明港等地的干校,接受劳动锻炼。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