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出版大编辑
作者 王建辉
发表于 2025年2月

《湖南出版大编辑》前言说,大编辑是顺大势、传大道、出大书、成大爱的编辑。本书是与《湖南出版五先生》配套的一本书,与前一本相比较,这一本又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就是人物多,有十九名大编辑,在历史图像上有更多的点,故而更能反映一个时代的出版风貌,堪称湖南出版乃至中国出版的缩影。

本书从曾任湖南出版当家人的胡真写起,恰好是湖南出版改革开放的一个起点。胡真其人不是文字编辑,却是规划湖南出版的大编辑。书中胡真说,他干出版六年做了五件事,其中两件是有功于湖南乃至中国出版的。第一件事是观念的变革,他提出地方出版社要地方化、通俗化、群众化(简称“三化”),要“立足本省面向全国”。这一提议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认可,充分激发了湖南乃至全国地方出版人积蓄多年的能量。他又提出“要做出版家,不做出版商”的理念,也得到全国出版人的高度认同,以湖南出版发展助力全国出版的列车前行。第二件事是引进人才,湖南在全国产生影响的出版人物像李冰封、朱正、锺叔河、杨坚、杨德豫等,大都是这个时候入行的,人才的批量引进重新建构了改革开放初期湖南出版的人才版图,影响及于几十年。这成为湖南出版的一种传统,承前启后,如湘少社原社长王勉思为了把有绘画专长却只有师范中专学历的蔡皋从湖南的一个小镇调上来,竟用了四年时间,历尽艰难才如愿。蔡在2024年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参加“国际安徒生奖”角逐,入选短名单。这两件事都是那个时代思想解放的结果。

书中所写编辑基本上是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出生的人,因此相当一部分人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始进入出版行业,他们的编辑从业历史就是新中国湖南出版历程的缩影。全国第一届出版工作会议催生的湖南的第一个出版社——湖南通俗读物出版社。由于百废待兴,财政无力投入出版事业,湖南第一家出版社1951年正式成立时是公私合营的。而本书写了很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出版发展大潮中的创社负责人,如李冰封筹建教育社,王勉思创办湘少社,梁绍辉组建岳麓书社,洪长春参与创办教育社。从书中也颇能看出湖南各专业出版社在创社初期的情况。

书里有好几位岳麓书社的编辑,在写他们的篇章中,我们可以一窥这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出版社的发展史。其中有锺叔河那一茬编辑提出的方针:整理地方文献,刊行古籍旧书,出版学术著作,致力文化积累。前三条是路径,后一条是目的。到后来又精简为十六字,即“道承湘学,言纳百家,繁荣学术,积累文化”,并成为岳麓书社的社训。

一部写编辑群体的书写成一部出版史,何其壮观!

大放光芒的编辑家。书中的人物都有各自闪光的地方,或者说特点与专长。比如杨坚,一生的主要编辑业绩是《船山全书》和《郭嵩焘日记》,锺叔河曾说这是他见过的最高水平的编辑工作。杨坚既能编辑古籍,又能翻译外国语,这些特长还真对编辑工作大有帮助。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