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句”也有佳作
作者 肖伊绯
发表于 2025年2月

索居无俚,忧心如淡。借酒浇愁,牵萝补屋。奈何新亭之泣宛矣,山枢之吟,写示知交,或当破涕。壬申春暮,简庵自记。

近一个世纪之前,1932年的晚春时节,江西人王易在南京,将当年写好的十四首词作整理一遍,写下了上述一段小序。由于词作数量不多,加之当时正值抗战军兴,物资匮乏,王氏只草草地油印了几份,聊作备忘与馈赠友朋之用。

这本只有十一个页面的油印小册子,名为《藕孔微尘词》。卷首钤有一枚如豌豆大小的“简庵”小印,还有若干用红笔校改讹字的痕迹。册子末尾的一个段落,乃是著名学者黄侃(1886—1935)的题跋:“危城玉貌,有此高兴不难,难在驱使古辞,指挥如意。盖由咏叹淫液之久,乃臻斯境。云英化水,光采与同,斯之谓欤!若以为百衲衣,则辜负词人苦心矣。壬申五月朔,归自宛平后六日。简庵道兄令读,惊叹拜题。黄侃。”

原来,黄侃在逝世三年之前曾惊叹着读过这本油印小册子。“云英化水,光采与同。”“云英化水”的赞誉,出自翁方纲赞叹苏东坡的诗话中,翁氏认为苏氏承接李白诗风,将李诗的“仙气”很好地延续了下来,几乎到了融洽一体的地步。在这里,黄侃用来赞叹《藕孔微尘词》,除了惊异于作者词学修养之高,或许还另有喻指。

王易(1889—1956),字晓湘,号简庵,江西南昌人。其父王益霖乃晚清进士,曾任两江师范学堂教习。王易1912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先后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中正大学等校教授。与彭泽汪辟疆、南昌余謇、奉新熊公哲并称“江西四才子”,又与黄侃、汪东、汪辟疆、柳诒徵、王伯沆、胡翔冬合称“江南七彦”。著有《国学概论》《修辞学通诠》《词曲史》《乐府通论》等。

话说小册子印出十年之后,时至1942年,江西中正大学《文史季刊》第二卷第一期全文刊出了《藕孔微尘词》。作者王易,此时已是中正大学文学院院长兼《文史季刊》主编,词集前的小序也重新撰写,更为详尽地叙述了当年境遇:

《藕孔微尘词》者,“一·二八”战时,简庵侨居金陵作也。维时淞沪战酣,首都风鹤,学校辍讲,索居无聊。适闻彊村先生之丧,因集其句为挽章;继乃推及柳、周、姜、吴诸家,日成一阕以自遣,收视返听,心转宁静。

本文刊登于《书屋》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