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和下西洋到麦哲伦环球航行,人类对海洋、对自己版图之外的地区充满着好奇和憧憬。在迈向未知的世界的过程中,西方许多殖民者、传教士、商人等留下了大量的关于探索世界或远洋航行的所见所闻。其中的主角自然以西方人居多,非西方人往往是被书写者,关于非西方人航行经历的记载更是寥寥无几,因此,描述和记载十九世纪末世界首个环游世界的君主的经历即太平洋岛屿夏威夷国王环游世界经历的作品就显得弥足珍贵。《夏威夷国王世界环游记》是由随行内阁成员司法部长、皇室移民长官威廉·N. 阿姆斯特朗(William N. Armstrong)所记载的关于夏威夷国王卡拉卡瓦(Kalakaua Ⅰ,1836年出生,1874至1891年在任直至去世)环游世界的所见所闻。在此之前,虽然卡拉卡瓦本人也曾留下关于自己周游世界的日记式记录,但是内容简略,因此该书可以说是世界上唯一一部完整的关于夏威夷国王环游世界细节的翔实记录。
随同国王出行的成员共三位,除本书作者阿姆斯特朗外,还有管家查尔斯·H.贾德上校(Charles H. Judd),以及承担翻译任务的德国人罗伯特(Robert)。可以说这是一支主要由西方人组成的访问团。阿姆斯特朗作为王室“御用成员”陪同国王一起环球航行,是全部行程的记录者和叙述者,这种亲身经历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本书内容的准确性,他不仅记录了国王的环游见闻,还呈现了各个国家地区的风俗以及各地的外交关系。但另一方面,作为一名被国王雇佣的美国人,阿姆斯特朗虽声称“遵照事实”,但许多字句中透露出其作为西方人的认识甚至是种族偏见问题。特别是受“适者生存”理论影响,他从内心深处认为盎格鲁-撒克逊人种高人一等,叙述中流露出对卡拉卡瓦国王的鄙夷与偏见,由此使得本书客观性与主观性并存,可谓“带着偏见看世界”。
共计三十章的篇幅中,每一章的标题即为国王航行所到达之地以及当时发生的重大事件,使读者一目了然。1881年1月20日,卡拉卡瓦国王怀着向世界取经,寻求“治国秘方”的目的,从本国出发,开始二百八十一天的环球航行。国王离开时,民众为国王举行了盛大的仪式。
此次环球远航的第一站是美国,国王到达了旧金山,联邦要塞司令鸣放礼炮,对国王的到来表示欢迎,中国清朝驻旧金山总领事还为国王举办了当时美国最为昂贵的宴会。但作者更感兴趣的是国王一行在日本的交流,为此不惜花费八章的篇幅。国王在日本参加了王室欢迎会,与日本天皇进行了交谈,阿姆斯特朗提到“天皇第一次和来访的国王并肩行走”,这足以看出在当时日本天皇对国王的尊敬和友善。书中还介绍了日本的用餐礼仪、当地风俗和人民的生活习惯,具体介绍了下谷神社、当地的拜神方式,等等。其实,国王在日本停留时间之长及日程丰富,是因为国王看重日本,计划鼓励天皇建立以日本为首的“亚洲民族和主权国家联盟”;此外,还本着“破坏美国在夏威夷的势力范围”的目的,提出与日本王子联姻的计划,不过遭到了婉拒。阿姆斯特朗还记述了国王同皇子皇妃等共进欧式宴会,身穿欧式外交服饰,展示了日本社会接纳西式风尚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