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攀材料高峰 锻造钢铁脊梁
作者 隋萌
发表于 2025年2月

“我手里这款华为手机,折叠显示屏衬底使用的就是我们生产的‘手撕钢’材料,能经受180度折弯测试超过20万次,手机侧键按钮用的也是我们的材料,能承受至少40万次的按压。我们公司目前是华为等知名高科技企业国内唯一指定供应商。”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工程师王天翔自豪地说。

近年来,无论是航空航天、高端电子、新能源,还是医疗器械、精密仪器领域,到处都有山西太钢集团(下简称“太钢”)“手撕钢”的身影。多年来,“手撕钢”因为工艺控制难度大、产品质量要求高,其核心制造技术一直掌握在一些发达国家手中。随着王天翔团队自主研发的超薄不锈钢精密箔材“手撕钢”问世,太钢不仅打破了这种国际垄断,还成为目前宽幅“手撕钢”全球唯一的生产基地,为老牌国有钢铁企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澎湃动能。

材料改变世界 创新创造价值

走进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忙碌着,一卷卷加工好的“手撕钢”成品整齐排列。当年论吨卖的钢材,如今成为论克卖的“抢手货”,这样惊艳的变身得益于幕后功臣王天翔。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这是王天翔的座右铭,他常说:“科技行业是优胜劣汰最明显的领域,必须不断创新,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

2016年2月,在太钢工作了27年的王天翔被委以重任——担任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经理,他接到的任务是:当年公司应盈利1元。盈利点越低,说明难度越大。在此之前,由于只能生产普通的厚板,公司已连续亏损7年。王天翔很快找到突围方向:唯有走高精尖的产品路线,占领市场制高点,才能扭转颓势。

当时公司拥有世界上最顶级的生产设备,为何生产不出顶级的产品?经过专家研究得出结论:原材料差一点点,设备差一点点,人员也差一点点,最后加起来,就差得太多了。

“我们要从‘精’字入手,解决‘差一点点’的问题。”说干就干!王天翔推出了设备功能精度、工艺控制精度的“双精度管理”,建立精度控制点94个,新增38项设备功能,解决了诸多“精度不精”难题,使世界顶尖设备功能达到甚至超过了设计预期精度。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