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PD试验,你了解多少
作者 苗建芳
发表于 2025年2月

什么是PPD试验

PPD试验是指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皮肤试验,是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观察注射部位皮肤产生的迟发型超敏反应,以此来评估机体是否对结核病有免疫力或曾经暴露于病 菌的检测方法。由于成本较低、操作简单、不需要实验室支撑等优点,PPD试验是目前临床上判断结核菌素感染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也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防痨和肺部疾病联合会推荐的结核菌素试验方法。

PPD试验通常用剂量为0.1毫升的结核菌素,在前臂掌侧下段做皮试,注射成为7~8毫米大小的圆形橘皮样皮丘,注射后48~72小时内观察注射部位的皮肤状况,根据硬结直径的大小来判断反应的类型。

PPD试验有什么作用

PPD试验主要用于判断机体是否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辅助结核病的诊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等,尤其对青少年、儿童及老年人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有着重要作用。此外,PPD试验还可以为接种卡介苗提供临床依据。

PPD试验结果怎么看

PPD试验结果根据硬结直径的大小进行判断:硬结平均直径<5 毫米或无反应为阴性;硬结平均直径≥5毫米为阳性;硬结平均直径≥5毫米且<10毫米为一般阳性;硬结平均直径≥10毫米且<15毫米为中度阳性;硬结平均直径≥15毫米或局部出现双圈、水泡、坏死及淋巴管炎者为强阳性。

结核感染的诊断标准:在没有接种卡介苗或非结核分枝杆菌干扰时,以PPD反应硬结平均直径≥5毫米视为已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在卡介苗接种地区或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地区,以PPD反应硬结平均直径≥10毫米视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标准;对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大于1个月,以及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的未接种卡介苗的5岁以下儿童,PPD反应硬结平均直径≥5毫米视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