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头孢配酒,说走就走”
“头孢配酒,说走就走”是当前社会中广泛流传的一句话,谈到头孢,大多数人都不陌生,它是医学中常用的抗生素药物,具有抑制细菌生长和杀灭细菌的功效,但同时该药物也有一个致命的禁忌,即酒精。生活中由头孢配酒引发的临床案例数不胜数,究其本质是由于头孢类抗生素与酒精中的主要成分乙醇相互作用,产生了双硫仑样反应,引起人体中毒,个别严重者甚至威胁生命。近年来,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节假日期间更为频发,那么究竟什么是双硫仑样反应?该反应的作用机制是什么?我们又应该如何预防呢?下面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简单的讨论。
酒精在人体的正常代谢过程
了解双硫仑样反应的第一步是明确乙醇在人体的正常代谢过程。饮酒后,乙醇首先会经过口腔、食道等器官,然后再由胃肠道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周游全身,在整个过程中大致有10%的乙醇能通过人体的呼吸、尿液以及汗液排出体外,剩余90%的乙醇则会在肝脏中进行分解。
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这里蕴含着两种重要的解酒酶,因此乙醇在肝脏中的代谢过程亦可称为酶的多阶段分解过程。乙醇会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有较高毒性的乙醛。转化后的乙醛会进一步被乙醛脱氢酶催化氧化为无害的乙酸。肝脏将大部分乙酸输送至身体的肌肉、脂肪等组织部位,并最终将其氧化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同时,研究发现人的酒量主要受到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含量的影响,人体中两种酶的含量越高,酒量越大。
什么是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中的双硫仑本质上是一种橡胶催化剂。在1948年,哥本哈根研究人员发现人体在微量吸收双硫仑后饮酒会产生头痛、腹痛、面部潮红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