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废物到资源:固废处置如何助力可持续发展
什么是固废
固废,全称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固废的内容主要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险废物等。
工业固体废物 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渣、废气、废水处理后的污泥、废弃设备、废旧电子产品等。
农业固体废物 农作物秸秆、养殖业废弃物、农田施用的化肥包装物等。
城市生活垃圾 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如厨余垃圾、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
建筑垃圾 拆除建筑物产生的废砖瓦、混凝土块、废弃木材等。
危险废物 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感染性的固废,如电池、荧光灯管、废弃药品等。
为什么要处理固废
首先,固废如果不加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例如,垃圾填埋产生的有害气体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焚烧垃圾会产生灰尘和噪声等,对空气造成一定影响,给环境带来不可逆的损害。
其次,固废中含有大量的可回收利用资源,如废纸、塑料、金属等,如果不能有效分类和回收,这些资源就会浪费。通过垃圾分类和回收,可以减少垃圾的产生,同时也可以将这些资源回收再利用,减少对资源的消耗。
再次,固废的堆放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科学之友》2025年2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