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河南经济后劲
作者 邹碧颖
发表于 2025年2月

河南省保持多年的第五经济大省之位,再次被四川取代。

2024年,四川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6.47万亿元,同比增长5.7%,继2023年后再次成为中国第五经济大省。同期,河南GDP总量6.36万亿元,同比增长5.1%,再次退居第六位。而外贸方面,2024年,安徽出口额达到5797.5亿元,同比增长10.8%,超越河南位居中部第一位,其汽车、电脑、电池、光伏、家用电器的出口尤为强势。

河南的紧迫感不言而喻。2024年,河南省出口总额为5227亿元,同比下滑1%。过去十年,富士康一直是河南的产业王牌。河南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2018年,富士康在豫企业进出口总额达到河南省的61.5%,实为外贸“顶梁柱”。然而,七年过去,全球产业链重组与跨国公司再布局,河南开始将目光投向以比亚迪新能源为代表的新产业。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张耀军向《财经》指出,河南是传统农业大省,农业与二产、三产比较起来,附加值不高、产业链不长、税收贡献弱。河南工业底子较四川三线建设略显薄弱,科技区位优势逊色于安徽,这些年的产业结构调整显得相对被动。

然而,新企业和产业的引进或许会注入新生机。2025年春节刚过,郑州比亚迪就宣布面向社会一次性招工2万人,涵盖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等多领域,即是为扩大产能进行筹备。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五所所长扈茗向《财经》分析,河南的人口优势和“中原之中”枢纽地位依旧没变,当前调整可能只是阵痛。河南的经济韧性依然强。

摆脱富士康依赖症,产业调整怎么做?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回暖,河南的手机出口却出现下滑。郑州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河南出口手机5258.5万部,同比减少8.7%;出口额2084.3亿元,同比下滑13.4%。

业界关于河南“富士康依赖症”的讨论已久。2010年,富士康入驻郑州。在富士康带动下,“十三五”时期,累计有200余家智能终端相关产业链企业入驻郑州航空港。近年来,富士康还在济源、鹤壁、周口等地建立了科技园区,在豫投资企业超过40家。

《财经》梳理发现,河南经济对富士康的依赖度并未明显减少。郑州航空港数据显示,2021年,富士康科技园产值达到4052.6亿元,是当年郑州GDP的32%,河南GDP的6.9%。致公党郑州航空港支部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富士康板块完成产值5173.4亿元——这是当年郑州GDP的38%,河南GDP的8.7%。另据郑州航空港区数据,2023年该区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5334亿元,占全省电子信息产业总规模80%以上。

扈茗分析,河南以富士康为主的手机出口下降,主要受中美贸易战影响。作为供应商,富士康紧跟苹果公司的战略调整产业区域布局,将工厂分散在多个国家合乎经济规律。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印度和东南亚工厂的产能难和中国相提并论,富士康也并未明确提出关闭河南厂区,产业的外迁情况或许没有人们想象中的严重。

然而,依赖一家大型企业,不利于经济抗风险。河南出口数据已经显露端倪。河南省无疑意识到了这点,下大力气引入扶持比亚迪、中州时代、金大地等企业,培育新的产业链。2023年,河南摸底工业基础后,提出建设“7+28”链群,打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先进装备、现代医药、现代食品、现代轻纺七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壮大先进超硬材料等28个重点产业链。河南正在有意识地重塑全省产业格局。

2024年4月24日,河南郑州市,工人在比亚迪总装工厂对新能源汽车“宋Pro”进行质检。图/新华

2021年9月,总投资约500亿元的比亚迪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在郑州航空港区铺开建设。2024年,郑州航空港先后开工建设了比亚迪扩产、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零部件、比亚迪全球模具中心和全球零部件制造中心等项目。这一次,郑州航空港区正规划建设31.4平方公里国际汽车城,河南省瞄准的是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2024年1月,富士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河南)有限公司在郑州航空港注册成立。2024年11月底,在洛阳,宁德时代的首条电芯生产线正式投产。洛阳基地将作为宁德时代全球十三大生产基地中的一员,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各组件的生产与研发。

本文刊登于《财经》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