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决策层迭代
作者 唐郡 康恺 张威
发表于 2025年2月
图/视觉中国

随着邹澜升任副行长,中国人民银行历经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了新的决策层迭代。

2月10日,国务院宣布任命邹澜为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副行长,算上此前陆续到任的行长、副行长,央行领导班子配置重回“一正五副”,分别是:行长潘功胜,副行长朱鹤新、宣昌能、陆磊、陶玲、邹澜。此外,曲吉山任央行纪检监察组组长。

2023年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公布,运行五年的“一行两会”金融监管格局调整为“一行一局一会”。本次机构改革中,涉及央行的改革主要有两项:一是剥离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日常监管职责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职责;二是统筹推进分支机构改革,将当前的大区分行体制调整为按照行政区设立分支机构。

彼时,一位接近央行人士对《财经》表示,此番机构改革强化了央行货币政策、金融稳定和金融服务的职能,更加侧重宏观审慎管理,有助于建设现代央行制度。

2023年7月,在担任11年央行副行长、7年兼任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汇局”)局长后,潘功胜出任央行行长。

同年12月,阔别三年,拥有近30年金融从业经历的朱鹤新再次回归央行,出任央行副行长,同时兼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彼时距离朱上一次位居央行副行长主抓金融稳定相关工作已经过了三年近九个月。而这三年多离开央行的时间,朱担任了资产超过8万亿元的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同时推动了中国第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中信金控的诞生。

同年同月,出身央行系统,兼具金融机构、学术机构和监管机构经历的陆磊从外汇局再次回归央行,出任副行长。

2024年3月,曾推动资管新规的制定、实施和完善,在互联网金融整顿、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等方面做了很多基础性工作的陶玲,成为时隔九年,央行的又一位女性副行长。

更早之前,2022年10月,宣昌能卸任外汇局副局长,出任央行副行长。此前在央行金融研究所任职期间,宣昌能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金融投资、金融监管、金融安全、金融改革。

综观央行领导层,潘功胜生于1963年7月,时年61岁,其余五位副行长均出生于1970年前后,其中最年轻的邹澜时年51岁,新阵容可谓年富力强。

“专业、务实”是多位受访人士对当前央行领导班子的评价。从过往履历来看,潘功胜、朱鹤新、宣昌能、陆磊均有较为丰富的跨领域工作经验,其中潘功胜、朱鹤新有20年左右的银行工作经历,后者还是最早一批赴地方政府任职的“金融副省长”之一。

陶玲、邹澜在央行系统工作多年,各自曾在资管业务监管、房地产风险化解等领域担任关键角色,业务能力颇受各方认可。

2024年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第一项即是加快完善现代中央银行制度。

对此,潘功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央行将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实现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目标。

对于央行当前的决策层而言,除了新一轮金融监管改革下的央行新使命的周期背景,还面临百年难遇的大变局时代背景。

履步前行。接掌央行不到两年,潘功胜带领央行领导班子优化调整货币政策框架;批量下调存量房贷利率、设立两项支持股市工具,稳定楼市、股市;力抗人民币外部贬值压力……

“总体而言,应该给央行过去一段时间采取的行动打高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对《财经》表示,特别是2024年9月24日,央行推出了降准、降息、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和稳定股市的两项重要措施,股市一度大幅度上升。

展望未来,余永定认为,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任务是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在进行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时,财政政策是第一小提琴手,货币政策是第二小提琴手,前者搭好舞台,后者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决策层阵容:深厚的专业背景

随着邹澜正式就任央行副行长,央行领导班子内部分工亦颇受市场关注。

据多位接近央行人士对《财经》表示,目前朱鹤新兼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同时分管信贷市场司、调查统计司等司局;宣昌能分管货币政策司、国际司等司局;陆磊主要分管研究局、金融稳定局、支付结算司、货币金银局等司局;陶玲分管上海总部、宏审局、条法司、会计司等司局,同时协管信贷市场司;新上任的邹澜主要分管金融市场司、科技司、国库局、征信管理局等司局。

公开资料显示,本届央行领导班子中,潘功胜出生于1963年,其余五位副行长均出生于1967年-1973年之间,其中最年轻的副行长邹澜生于1973年7月,现年51岁。

央行新任领导班子多有丰富的监管从业经验。2012年6月,不到50岁的潘功胜被任命央行副行长,成为央行系统内较为年轻的副行长。任职央行副行长期间,他分管过央行研究局、办公厅、金融市场司、金融稳定局、国库司、调统司等司局,之后兼任外汇局局长,主管外汇局和央行金融市场司等。

担任外汇局局长后,潘功胜在外汇形势变动、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等方面发声较多。比如,在2023年陆家嘴论坛上,潘功胜曾以“全球金融周期:趋势和影响”为题,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活动的周期波动特征。

2025年1月13日,在亚洲金融论坛开幕式上,潘功胜表示,注重把握经济增长中内部和外部的平衡。将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多边主义之路,倡导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同时,他还表示支持香港资本市场发展。

本文刊登于《财经》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