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至境是“走向”
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说:“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走向,意味着彼岸的成立。走到,岂非彼岸的消失?彼岸的消失即信仰的终结、拯救的放弃。因而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恒途。”
人在饱受病痛折磨的时候,对生命的思考有着力透纸背的深刻,这种深度是过着寻常日子的人难以企及的。“走向”,心中有憧憬和希望,所以活着是有精神支撑的。而“走到”,意味着精神支撑消失。人生至境是“走向”,一个内心充满憧憬和希望的人,即使脚下的路荆棘丛生,也会笑着走下去。史铁生的这种思想认识和人生领悟,同样体现在他的小说《命若琴弦》中。《命若琴弦》讲述的故事耐人寻味:老瞎子笃信,弹断一千根琴弦就能重见光明。可弹断一千根琴弦后,他依旧没有见到光明。不过他依旧告诉小瞎子,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就能重见光明。“走向”光明,才是人生的终极意义,无论结果如何。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