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坛子菜
在记忆的长河中,有些味道是时间无法冲淡的,它们如同一条条温暖的溪流潺潺流淌在心间,给予我们无尽的慰藉。坛子菜,就是这样一种味道,它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段段关于家、关于母亲、关于爱的温馨记忆。
记得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吃不起油盐。母亲便变着花样将各种菜搭配在一起,居然捣鼓出一家人最爱吃的坛子菜。她挑选最新鲜的萝卜、洋姜、晒干的豆角和嫩生姜,这些食材在她的手中,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她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洗净、晾干,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对食物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
那时候,家里没有现代化的厨房设备,母亲总是用那口老式的大铁锅,烧出一锅滚烫的开水。她总是提醒我们,这水不能沾上油花,否则会影响坛子菜的口感。待水放凉后,她会加入适量的盐和泡椒,那是一种独特的风味,是母亲独有的秘方。
然后,她将处理好的食材一一放入坛中,倒入泡椒和盐水,接着在坛沿加入适量的冷水,盖上盖子,密封起来。这个过程母亲总是做得格外认真,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她告诉我们,坛子菜需要时间的沉淀,就像人生需要经历风雨才能成熟。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