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蒿清新
作者 彭晃
发表于 2025年4月

春日,万物得雨水滋润而葱茏,沐阳光和煦而峥嵘。艾草便在这一场春雨一场晴的时光里疯长。

对艾草的喜欢,来自于对蒿子粑粑的眷念。蒿子粑粑在民间是集成了如艾蒿、蒿草、蒲公英制作的糯米粑粑的统称。记忆中儿时的美食,更多的是攥在手心里的一抹绿色,粘在味蕾上的乡野清新。

艾蒿、蒿草、蒲公英都是谷雨时节的常见之物,但时令之物,讲究的是至鲜至嫩,于采摘者而言,可遇不可求,尽管它们最好的“青春期”相差也不过半个月左右。

春日乡村的田埂、坡地和阔长的堤岸土壤肥沃而含水量高,特别适合野菜生长。雨水节气后,随着雨量增多,各类野菜与油菜花一样,拔节生长,到了谷雨时节已是鼎盛。

最让人喜欢的是长在河岸坡地上的艾蒿,它们与油菜花相伴相生,簇拥着、照应着。风一吹,恍如碧波荡漾,那些艾蒿尖上的嫩芽舒展柔曼,如风中飞羽灵动悠然。水边新绿野菜,陌上粲然花枝,艾蒿的香味渐渐在风中弥漫,深吸一口,望江而去,心旷神怡。

艾蒿的香比蒿草的香来得浓烈炙热,但它们都是做粑粑的好食材。喜欢清爽的自然是选择蒿草,喜欢艾蒿则图的是味觉上的劲道。

本文刊登于《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