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文在深入阅读《儒地》《在光的诞生之地》两部诗集的基础上,对田暖创作特点进行了分析提炼。从诗歌的标志性意象“光”、充满爱的精神和情感世界、精妙而充满张力的语言以及作品精神原乡分析四个方面解读了其诗歌深刻理性与浓烈感性融合的审美特色和隐忍与尖锐并举的思想深度,认为田暖是一位“眼里有光、心里有爱、笔下有神、诗里有魂”审美特质鲜明的诗人。
关键词:田暖 诗歌 光 爱 儒家文化
田暖是近年来山东诗群中比较重要而活跃的诗人,其作品经常发表在《诗刊》等重要诗歌期刊上,并出版了《儒地》《在光的诞生之地》等诗集。读田暖的诗你会发现,她是一位眼里有光、心里有爱、笔下有神、诗里有魂的诗人。
一
一首诗能吸引读者的最基础的东西是诗中之“象”的力度。“象”就是寄托情感、情意的或实或虚的物象,也包括关联起各种物象的词语。物象及相应词语的力度,与诗人所要呈现的情感力度相统一才能给读者一个较好的阅读体验。在诗人中与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一样常用一种意象的并不是很多,但在田暖的诗中“光”及其不同变体是其经常使用的主要意象,也可以说是其诗歌标志性特征。
田暖的新诗集《在光的诞生之地》,是其近年来优秀诗篇的结集之作,有很强的代表性。这部诗集就以“光”为名,又以“光”为小标题分“在光的诞生之地”“养育光芒”“成为光”“辉光流转”“万物闪耀”五辑。不仅如此,诗集共收录诗歌139首,其中以“光”及其“灯”“焰”“炉”“日”“闪耀”等不同变体意象为名的诗作有26首,而在其他诗歌中有“光”及其不同变体意象的作品则达到75首,这个占比不可谓不高。
同样,在田暖获第五届“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的诗集《儒地》中,以“光”及其不同变体为题目和诗中涉及“光”“微光”“佛光”“月亮”“星辰”“星空”“闪电”“灯火”“火焰”“火花”等意象的诗作总计98首,而整部诗集收录的诗作为138首。
诗人,天生就是带着使命来的。这个世界充满了变化和挑战,生活里也遍布困难和挫折,田暖要寻求的是沟通万物的一条路径,是寻找上帝藏身的地方。我们是否还相信光?我们是否还拥有希望和勇气?我们是否还愿意寻着光的指引,踏破黑暗,勇敢前行?光,是自然的赠礼,是生命的源泉,它带给我们无穷的温暖和力量。光,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也是人类心灵中最美的一部分。相信光,也意味着对正义和希望的信仰,更是对人生价值、生活态度和美好未来的期许。“光”,给人影响,给人力量,给人方向。笔者认为,要想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我们不能仅限于被光照亮,而要成为光,散发光。
要想成为光,就要先发现光,靠近光,追随光,让自己成为光,方能散发光!灵感像一擦就亮的火花,抓住光写下去,至少留下自己的心迹,或许同时温暖他人。对光、发光体,对自然之光、精神之光等意象的频繁使用可以看出田暖是位“眼里有光”的诗人,是相信“光”而且还想成为“光”的诗人。
二
“眼里有光”,是因田暖有一颗充满大爱的心灵,一颗闪着人性之光的心灵。当今诗坛的一大流弊,就是放弃“大我”,深陷于“小我”的泥沼之中,且仅仅为了炫技,让人感到扭捏作态,既然是你个体的,何必发表?何必影响他人?
中国诗学有三个传统,即“诗言志”(《尚书·尧典》)、“诗缘情”(陆机《文赋》)、“诗缘政”(孔颖达《毛诗正义》),而诗言志、诗缘情是家喻户晓的传统。从字义上看,“诗言志”之“言”,说的是诗“言”什么即写什么的问题。“诗缘情”说的是诗“缘”于什么即为什么写的问题。“志”偏重“理性”,抒“大我”之志;“情”偏重“小我”,发“小我”之情。所以说抒情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表达方式,在中国文学中源远流长,经过长期的文化积累,已经醇化为中国文学的人文底蕴和审美神韵。
说到共情中“小我”之情的书写,相比于男性,女性有着更为艺术化的天性及自我价值体现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