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言情的“模式出海”与本土化演绎
作者 肖映萱 王欣泽
发表于 2025年4月

内容提要:Dreame、GoodNovel等网络文学出海平台近年发展迅猛,这类主打海外原创言情小说的平台,其商业模式与作品内容都呈现出与中国网络言情小说的密切联系,是中国网络言情的“模式出海”后的本土化演绎成果,包括生产机制与类型套路两种模式的出海。本文将平台观察与文本分析相结合,总括性地介绍以Dreame、GoodNovel为代表的海外言情平台的发展状况,并具体讨论狼人(Werewolf)、亿万富翁(Billionaire)等海外言情的流行文类,分析其与中国网络言情模式的内在联系与本土化过程,展望海外言情网文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网络文学 海外传播 言情小说 模式出海

2018年4月Webnovel(起点国际)上线海外原创功能,标志着中国网络文学已经由“文本出海”转入机制与套路的“模式出海”阶段。同年9月,星阅科技(后更名“无限进制”)推出专注海外原创的女频网络文学平台Dreame,引入中国网文的付费阅读、作者培养与类型标签机制,吸引大量海外作者以母语创作更符合本土口味的言情小说,与国内平台的言情作品及其翻译版本同台角逐海外市场。此后,北京新阅时代推出的GoodNovel(2020年4月上线)等平台陆续加入海外言情赛道,截至目前Dreame与GoodNovel始终占据海外原创言情平台的前两位,显示出此类仿照中国网络言情小说模式生产出来的内容在海外读者中强大且稳定的竞争力。

本文将以Dreame与GoodNovel两大平台的内容生产为例,考察中国网络言情模式的生产机制与类型套路出海的具体情况,总结并展望其本土化演绎的方向与趋势。

一、“机制出海”:付费与免费模式的双重助推

与中国网络文学整体的“出海”过程相似,网络言情小说也经历了从“文本出海”到机制与套路的“模式出海”的过程。早在2011年,晋江文学城就已签订第一份越南版权合同,拉开了中国言情网文出海的序幕。此后,粉丝译介(如面向东南亚、由民间粉丝自发建立的译介平台“书声Bar”和“Hui3r”)、商业译介(如面向英语世界、译有较多女频小说的Volare Novels)、平台自译(如面向全球、阅文集团建立的WebNovel/起点国际)陆续出现a,翻译输出的对象也逐渐从东南亚扩散到了全球更为广阔的地区(如专门面向中东等阿拉伯语地区的言情翻译)。然而,这一以“文本出海”为中心的输出阶段,翻译人才匮乏、版权授权受限、本土化难等困境b始终难以解决。直到Webnovel(起点国际)率先转向原创内容,主打言情的Dreame、GoodNovel等平台相继建立,中国言情网文的输出才进入了“模式出海”的全新阶段。其中,与海外言情原有的生态形成最大区分的,是生产机制的出海。

在中国网文平台加入全球竞争之前,海外已有繁盛的言情阅读市场。以北美地区的英语阅读为例,美国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建立了健全的平装书印刷与分销网络,60年代后出版公司陆续推出一系列以女性为潜在购书群体的类型,并以计算机化的运营模式使“浪漫小说”通过连锁出版集团抵达每一位潜在客户。c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言情小说的发表与阅读仍旧主要在以纸媒为依托的亚马逊平台上进行——2007年与2009年亚马逊Kindle第一代产品与Kindle APP的问世,实现了包括原创言情小说在内的电子书阅读可能。英语世界也曾出现过红及全球的“爆款”网络言情小说,如直接受《暮光之城》影响的小说《五十度灰》,最早就是以《暮光》同人的方式在同人小说网站FanFiction上连载的,获得极高热度后被迅速出版,在全球售出数亿册并被改编为系列电影。也就是说,这一脉的言情生产依然以纸媒畅销书为核心变现机制,网络热文需要被出版为纸质畅销书,即便是Kindle电子书的付费也是承袭纸书的单本购买逻辑,除了最基础的包月会员之外,北美地区并没有出现网络原生的文学付费与生产模式。

除了亚马逊的电子书与自出版,北美也出现了原创的网络言情小说平台,如2006年建立于加拿大的Wattpad,就是北美第一个不以同人为主要内容、重视原创小说的网站,其网站内容很快朝着言情小说倾斜。Wattpad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广告赞助与著作版权代理佣金(抽成15%),“将最受欢迎的作品直接发送给图书出版商、电视和电影工作室,同时从交易利润中分一杯羹”。d因而Wattpad往往被当成作者通向出版商与工作室的一个窗口,多数作品是一次性发布全文的,作者较少与读者互动,作品的内容风格也更贴近纸媒时代的文学作品。如在Wattpad上阅读量超过15亿次的热门作品《之后》(After,2013),其十万字左右的篇幅、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大量细腻的心理描写、文学性的语言,以及乖乖女与坏男孩的角色安排和相互救赎的情感书写,都是对纸媒时代浪漫爱情想象的延续。在豆瓣上,这部小说的同名改编电影(2019)被中国网友评价为“十年前的中国偶像剧编剧到美国再就业的产物”e,充分显示了这类言情书写相较于中国言情的传统性与类型叙事更迭的滞后性。2021年,Wattpad被韩国互联网巨头NAVER收购,开始接受东亚网络文化商业模式的改造。

而Dreame、GoodNovel所代表的言情出海平台的商业机制,则融合了中国网文最核心的两种商业模式:

一是VIP按章付费模式。除了少部分免费文外,Dreame和GoodNovel的作品主要以付费形式连载,前者多为每章1500-2000字、收费0.15-0.2美元、千字0.1美元;后者则每章500-2000字、收费0.09-0.36美元、千字0.18美元。相比于一次购买全本的电子书阅读,这种“用钱投票”的订阅方式,促使平台与作者更加重视读者反馈、与读者进行更深入的互动,也更能实时反映言情读者的需求。与国内的言情小说相比,海外作品往往入V(开启VIP付费)更快,Dreame的作品普遍在15章前后入V,GoodNovel的作品则普遍在5、6章就开始入V,迫使作品在开头就迅速抛出卖点诱饵、立即吸引读者的关注力。

二是“买量引流”模式,即内容平台购买流量,通过分发平台向全网投放广告,以此吸引用户,进而转化用户为平台读者的商业模式。这也是2018年以来免费阅读平台常用的扩张手段,购买流量背后的高昂成本使平台必须尽快筛选出可能成为“爆款”的头部作品,这也是此类平台的作品入V快的原因,平台试图采取短线策略迅速决出更受欢迎、更值得投入流量的作品。与此同时,“买量引流”模式常与短视频/短剧相结合,将小说最“狗血”的剧情拍成短视频后通过大数据算法精准投放,将目标受众从短视频/短剧平台“引流”而来f、进而相互引流。2023年以来,GoodNovel母公司新阅时代推出短剧平台GoodShort,Dreame母公司无限进制推出短剧平台DreameShort,各自填补了这一模式中短视频的引流环节。

这些海外言情平台的商业机制,可以说是集中国网文付费阅读与免费阅读的特色于一身,将两种在中国市场已被验证的付费机制结合起来,迅猛收割海外读者。同期其他言情出海平台,如中文在线的互动小说平台Chapters与短剧平台ReelShort、点众科技的网文平台Webfic与短剧平台DramaBox,采取的也是相似的网文与微短剧双线发展、相互引流的策略。

此外,Dreame等平台的作者培养机制也充分汲取了中国网文平台的经验。例如,Dreame延续了中国网文平台“全勤+保底”的作家薪酬制度,降低签约门槛(初期一度只要写满5000词即可申请签约),提供新故事奖励(每部签约作品达到3万字后,作者可获得50美元)、日常更新奖励(作者每月持续更新作品可获得150美元)、完结奖励(完结作品可获得150-500美元不等)、长篇奖励(字数越多收入越多)、写作竞赛奖励(平台举办主题写作比赛,所有作者均可参与,总奖金超过50万美元)等多种薪酬模式,激励从新人到大神多个级别的作者进行创作,为全职作者的诞生提供可能。

本文刊登于《百家评论》2025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