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隐忧下的个体求索
作者 李明燊
发表于 2025年4月

内容提要:《重新生活》讲述中共延门市委书记魏宏刚涉嫌严重贪腐被双规接受组织调查,由此引发以其姐姐魏宏枝、姐夫武祥为中心的魏宏刚家人生活上的巨大变化,以及勾勒社会上与其相关的人在事发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揭示社会变迁中普通人的命运浮沉以及所不得不面对的撕裂般的疼痛。

关键词:《重新生活》 张平 反腐小说 武祥 魏宏枝

《重新生活》是作家张平继《国家干部》之后,时隔14年推出的又一部反腐力作。与前作相比,《重新生活》继承了张平作为“人民作家”的一贯风格,即对社会发展进程中腐败毒瘤的持续关注;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张平对腐败问题的诠释不再局限于对家国意识中“国”的层面的着墨,而是更为注重从反腐的层面切入社会肌理,以普通人的视角审视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

一、为反腐小说注入活水

提起反腐小说,很多人会与官员、主旋律、意识形态等关键词联系起来,当然这毋庸置疑,这些都是反腐小说最基本的构成要素。然而,这种对文学作品类型化的评判也就造成了人们对反腐题材作品及作家的先入为主的印象,并固化成一种评价标准,而忽视其本身具有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重新生活》正是此类作品中难得的佳作,为反腐题材作品注入了活水。

与大部分反腐题材小说不同,《重新生活》并不是以官员为主角,贪腐官员只是作为一条主线,串联起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小说并没有正面介绍深陷贪腐泥潭而不能自拔的魏宏刚,而是通过他人之口间接地塑造魏宏刚的形象。在小说开篇,正在开市委常委会的魏宏刚便被纪检监察人员带走调查,而之后魏宏刚这一角色便“退居幕后”,成为一直贯穿小说始终、萦绕在所有人物周围的“幽灵”。小说真正的主角是魏宏刚的姐姐魏宏枝、姐夫武祥、侄女绵绵、儿子丁丁等,他们是市委书记最亲近的人,而贯穿小说始终的核心则是魏宏刚的姐姐魏宏枝和姐夫武祥。

武祥夫妇与普通百姓一样,没有任何权贵家属的架子。即使面对来自社会各界的恭维,武祥夫妇也并没有将这种“资源”变成“资本”,他们从没有忘本。在魏宏刚的“光辉”下,武祥夫妇的女儿绵绵在延门最好的高中就读,并被迫集各种学生干部职务于一身,文静内敛而并不出众的绵绵却成了延中最引人注目的焦点。而魏宏刚出事前后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对待绵绵态度的判若云泥,以及绵绵被迫由延门中学转学到郊区的武家寨中学,这些都尽显世态之炎凉。面对人生百态,“文学当然有义务告知与揭示现实所包含的平庸。然而,更为重要的是,文学必须同时具有反抗平庸的功能。平庸侵蚀了人们的生活,世俗气氛正在四处弥漫、充塞,人们的精神领域出现了大片大片的沙漠,人们的性格内涵正在萎缩,而且,这一切正逐渐变得理所当然。这个时候,文学必须及时发出拯救之光”a。当然,文学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去承担那么多建构社会的责任,而“拯救之光”或许也无法达到人们所企望的光明;但是,任何时候都需要有这种在“精神的荒漠”与“人性的萎缩”中“反抗平庸”的力量的存在,它是鞭策现实中“理所当然”的一剂良药,虽然凭借文学的一己之力不能改变世界,但文学始终是在世俗之中引导人们去不断自我反思与审视社会的不竭动力,亦是人生的信仰。

张平通过对贪腐官员家属这样一个侧面的呈现,揭示出腐败给家庭造成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如魏宏刚的儿子丁丁从纨绔子弟到辍学失踪,再到重新开始生活,从此他的人生将布满未知的荆棘。同时,这种相对活泛的叙事方式透露出一种政治题材小说创作的新质,即对腐败事件本身之外的社会问题的揭露,这其中包括教育体制、医疗改革、城市建设等切实关系民生的社会问题,并由此生发出对复杂人性的探寻,进而揭示社会发展轨道上普通人的悲欢离合。这也正体现了《重新生活》聚焦反腐而又不止于反腐的宏阔视野,展现出突破既有书写范式的自觉,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更为深刻的思想和艺术穿透力。

通常来说,政治题材尤其是反腐题材小说更为倾向于将大部分笔墨用在官场针锋相对的斗争上。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既能表现出紧张紧凑的故事脉络,也更能充分地展现鲜明的政治主题。然而,这也正是长久以来人们对此类小说存在偏见的所在,题材缺乏新意,情节过于老套,叙事流于类型化、程式化,看了开头就知道了结尾,等等。而在《重新生活》中,我们看到了张平作为“反腐作家”的超越意识与责任担当。当然,小说依旧聚焦官员腐败这一自古有之的政治话题,但故事的主角已经不再是官员本身,而是官员家属,而这也正是反腐小说所容易忽略的部分。

在政治题材作品中,很多小说将正面人物塑造为无所不能、没有缺点的强人,他们拥有铜墙铁壁之身,能够拒绝一切的诱惑,以绝对正义的力量对抗黑暗、邪恶势力。然而,这种完美化的人物缺乏真实的血肉感,塑造流于扁平化、单调化,我们看不见生活中人的复杂性,只能看到被刻意塑造的概念化的人。这就涉及到大叙事与个体叙事之间的关系问题:“在人民伦理的大叙事中,历史的沉重脚步夹带个人生命,叙事呢喃看起来围绕个人命运,实际让民族、国家、历史目的变得比个人命运更为重要。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只是个体生命的叹息或想象,是某一个人活过的生命痕印或经历的人生变故。”b《重新生活》兼具人民伦理的大叙事与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并以人民伦理的大叙事为依托,将个体叙事置于谋篇布局的核心位置,在关注个体命运的同时,流露出作家的家国情怀。

《重新生活》告别了这种程式化写作,小说中并不存在绝对的正面或反面的人物,即使腐败分子魏宏刚也不完全是邪恶的化身。他是一个孝子和好弟弟,他落马之前为母亲和姐姐、姐夫留下了大笔钱财,虽是不义之财、不明智之举,但从中也可看出魏宏刚对待亲人的用心良苦;他也是一个慈父,只是工作过于繁忙,无暇照顾儿子丁丁;他也经常告诫妻子不要打着自己的名头做一些违法乱纪的事,只是妻子马艾华并没有按照他说的做;他也有在官场身不由己的无奈,面对来自社会各界的阿谀奉承,他也早已习惯和麻木。

本文刊登于《百家评论》2025年1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