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革新路径
作者 王翌
发表于 2025年4月

干部人事档案是记录干部成长轨迹和工作表现的重要载体,不仅是国有企业开展人才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更是企业谋划人才发展战略的基础。我们深入分析当前国有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以理念革新为先导,制度重塑为基础,队伍建设为保障,硬件升级为支撑,技术赋能为动力,风险防控为底线”的综合性革新策略。这一策略旨在全面提升国有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水平,从而为企业制定人才发展战略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国有企业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现状

思想认识存在偏差。部分国有企业管理者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知不足,未能充分认识到档案在人才选拔、任用、考核等环节中的关键作用,仅将其视为可有可无的辅助性工作,从而忽视了对档案管理的投入和关注。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企业在档案管理方面的资源投入不足,管理规范性大打折扣,进而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制度体系不完善。当前,国有企业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还缺乏一套完善的标准,导致档案管理工作随意性较强,极大地增加了档案丢失、损坏的风险。同时,企业也未能针对不同类型档案(诸如任免、考核、奖惩档案等)制定细致的分类管理规定,无法实现档案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其中,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制度的缺失,使得档案泄露的风险陡增,严重影响企业和个人的利益。这些制度的空白与不足,直接削弱了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亟须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并加以改进。

缺乏专业化人才。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档案管理岗位,档案管理工作长期由其他部门的人员兼任。兼职人员难以胜任档案管理各项工作,这使得档案管理的专业性大打折扣。

责任追究滞后。国有企业干部人事档案普遍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追责标准缺失的问题,导致追责工作难以落实。企业追责力度不大,便难以对违规操作产生威慑和制约作用。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