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基层工商管理要以供应链金融撬动产业蝶变
作者 肖雪
发表于 2025年4月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新时代背景下农业农村推进现代化的关键举措,其核心在于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发展。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高效的资金流转和资源配置机制。乡镇基层工商管理部门在其中扮演着桥梁和纽带的角色,通过因地制宜的政策引导、数字化平台的搭建以及多方协作机制的创新,乡镇基层工商管理部门可以推动农产品产业链向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我们从乡村振兴与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理论入手,分析乡镇基层部门工商管理的创新路径与实际成效,探讨数字化赋能与多方协作对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希望为优化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一些实践参考。

乡村振兴与供应链金融模式概览

乡村振兴战略正在朝着引导农业、农村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的方向发展,这释放了农村相关产业广阔的市场潜力。从理论层面而言,供应链金融作为新型工具,在降低交易成本、分散风险和提升流动性方面具备显著的优势,这也为乡镇经济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从工商管理视角来看,供应链金融通过整合上下游产业主体、金融机构和物流服务等多方资源,构建了一个多元协同的运营体系。农产品生产者能够获得低成本融资,商贸企业可以得到灵活的资金配置方案,服务机构可以依托集中采购与分散销售实现工作效率的提升。此模式与乡村振兴的公共服务和产业升级需求形成合力,塑造了可持续发展的双赢格局。

乡镇基层工商管理部门

供应链金融模式的优化策略

因地制宜谋发展,资源联动显优势

乡镇地区因地域、产业基础与人文环境差异,迫切需要制定因地制宜的供应链金融策略。在这一过程中,资源联动发挥着关键作用。具体而言,金融机构面向乡土产业推出差异化产品,上下游企业在农副产品、特色手工艺品等领域统一规划生产与销售方式,乡镇基层工商管理部门借助合作社、行业协会等组织力量,引导农户融入规模化供应链,为小微企业与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品牌推广。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