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工商管理高质量发展路径
作者 王艳红
发表于 2025年4月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呈现出经济增长速度换挡、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等新特征。这些变化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企业要在经济新常态下稳健发展,必须重视工商管理,通过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因此,研究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济新常态的内涵与特点

经济新常态是指经济发展进入到一种新的稳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经济增长不再依赖传统的大规模投资和出口拉动,而是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它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转变,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经济新常态具有以下特点:

经济增长速度换挡。过去我国经济曾保持高速增长,而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进入中高速增长区间。这要求企业摒弃单纯追求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转而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服务业占比逐渐提高,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企业需要顺应这一趋势,优化自身业务结构,培育新的增长点。

创新驱动成为新动力。随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依靠要素投入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企业必须加大创新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驱动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

经济新常态对企业工商管理的影响

对企业管理理念的影响。经济新常态下,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客户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这促使企业必须摒弃以生产为中心的传统管理理念,树立以客户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的现代管理理念。企业要更加关注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品与服务策略,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为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的要求,企业需要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从层级式的组织结构向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结构转变,以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和决策速度;加强跨部门沟通与协作,打破部门壁垒,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注重企业内部创新文化的培育,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鼓励员工的创新行为。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