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预算管理与资产配置优化策略
作者 王茜
发表于 2025年4月

电力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对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电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成本上升、电价波动、新能源接入等。这种情况下如何强化预算管理和资产配置成为电力企业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与资产配置优化策略,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电力企业预算管理与资产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预算管理问题

预算方法不够科学。电力企业通常采用增量预算法,是以一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为基础,简单地进行增减调整。这种预算方法未纳入业务变化和市场环境的动态数据,进而导致预算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现脱节等问题。以电力设备更新改造项目为例,如果预算管理仅依据历史数据进行预算,不仅不能准确预估新技术、新设备的成本和效益,还会影响整个设备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

预算执行刚性不足。在电力企业实际运营中,预算执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预算调整的情况,如设计变更、物资采购价格波动等因素,同时还存在施工单位可能提出追加预算申请的情况。这些情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一些部门或项目未能严格按照预算执行,随意增加支出或变更预算项目,从而造成预算调整审批程序不够严格,使工程成本超出预算范围,进而影响企业整体效益。

预算考核机制不完善。预算考核是确保预算有效执行的重要手段。就目前情况来看,电力企业的预算考核主要集中于成本完成率、利润指标等方面的考核,对安全生产指标、客户满意度指标等内容关注较少,这些考核结果也未能与员工薪酬、晋升等激励机制挂钩,进而导致员工对预算执行的重视程度不够。

资产配置问题

资产结构不合理。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换代,电力企业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设备更新改造。但是部分企业由于资金有限或对资产更新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大量老旧资产仍在运行的情况。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