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口、城市化及宏观调控视角看房地产市场开发机遇
作者 郑伟
发表于 2025年4月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持续进步,大众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日渐提高,对居住环境的期望也随之水涨船高。房地产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既能助力经济增长,又关乎民生福祉,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为了确保房地产市场的稳健运行,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和科学规划,以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将从人口、城市化率提升以及宏观调控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机会,以期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人口结构变迁下的房地产市场开发: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视角来看,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这主要得益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口规模的支撑。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较为依赖庞大的人口规模。但如今,我们也必须正视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影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总人口规模达到14.09亿人,而人口自然增长率却为-1.48‰,这一数据表明,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1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4.9%,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这一趋势意味着,房地产行业需要转变以往“以量驱动”的开发模式,这给其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这一通知提及,要按照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优先的原则,优化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促进各类服务设施功能差异互补、内容衔接配套。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毗邻建设,推进社区设施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和无障碍建设。如此看来,适老化建设与改造市场前景广阔。

2022年7月,国家卫健委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文件中提到要盘活土地资源,支持医疗卫生用地、社会福利用地用于建设医养结合项目;允许和鼓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医养结合项目建设等相关内容。

展望未来,房地产行业开发者需要制定新的设计策略,以充分满足老年群体的日常居住需求,并为他们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和丰富多样的社交场所,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旨在提高生活品质、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住宅建设计划。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持续上升,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然而,人口数量的持续减少可能会使一线和二线城市以外地区的城市化步伐有所放缓。倘若缺乏用于新型农村建设的土地以及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会遇到阻碍。

本文刊登于《中国商人》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