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新闻对照着看,会有很多收获。
2月5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指出,要加大力度整治“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持续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2月10日,《人民日报》刊发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其中第一个便是“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调研组赴基层调研搞层层多人陪同”一项。
通报指出,2024年10月16日至18日,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一行3人赴某省两个县区开展劳务品牌建设工作调研。其间,对基层陪同人数缺乏严格把关,省、市、县、乡层层多人陪同,有时一个调研点陪同近10人,增加了基层负担。
一条新闻是中央要求为基层减负,一条新闻是具体案例。第二条新闻以具体事实来诠释哪些做法是增加了基层负担,“层层陪同”就是实例。“层层陪同”也有错?在中央大力整治“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的当下,“层层陪同”也成了群众啧有烦言的陋习恶习。
“层层陪同”无益于调查研究
“层层陪同”就是大水漫灌。调查研究是共产党人的传家宝,是我们干好工作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但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在方式方法的选择上又很有讲究。如果出门就是层层陪同,就乐于被包围,走既定的考察路线,往往沉不到一线,摸不到实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搞调研,要有明确的目的,带着问题下去,尽力掌握调研活动的主动权,调研中可以有‘规定路线’,但还应有‘自选动作’,看一些没有准备的地方,搞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避免出现‘被调研’现象”。“千万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搞浮光掠影、人到心不到的‘蜻蜓点水’式调研,不能搞做指示多、虚心求教少的‘钦差’式调研,不能搞调研自主性差、丧失主动权的‘被调研’,不能搞到工作成绩突出的地方调研多、到情况复杂和矛盾突出的地方调研少的‘嫌贫爱富’式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