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的命脉,是县域发展的重要抓手。河北省安平县把一张小小的丝网,做成千亿产业集群,是发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富民强县的典范。
位于河北省中南部的安平县,人口只有30多万,却是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丝网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安平县拥有大大小小丝网企业1.3万余家,产品涵盖6大系列、400多个品种、6000多种规格,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产销量、出口量均占全国80%以上,入选首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24年实现产值1067亿元。
安平丝网历史源远流长,自明代以来就是丝网作坊的聚集地。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特别是实现从传统手工业向现代产业集群的蝶变。从其发展历程来看,产业集群很难自发形成,政府之手必须充分发挥作用,不断校准发展的“风向标”。
产业转型升级“四步走”
世界丝网看中国,中国丝网看安平。丝网是重要的工业品,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工农业很多领域都离不开丝网。有句俗语,“有粒必有筛,有液必有网”。安平丝网有500多年的历史,但工艺和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以及集约化程度低等问题一直制约着其发展。
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安平县采取“四步走”的战略。第一步是整合重组、退城退村入园,推动产业集约发展。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低,曾一度困扰安平丝网发展。为此,安平县谋划建设了滤器滤材、丝网表面处理等13个专业园区,打造工业综合体和新型工业小镇,引导小微企业入驻园区。入驻园区的企业不仅得到水、电、暖、气等基础资源供应保障,对加强技术研发、引进高端设备的企业,政府还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励。
第二步是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2015年开始,安平县大力推进清洁化、标准化生产,为符合条件的企业依法办理环保等相关手续;针对治污设施不达标的企业,力促增上治污设施,提高工艺水平,由政府补贴清洁化改造资金,带动企业技改投入。转型升级后的企业得到迅速发展。
第三步是延链补链,拉长产业链条。针对产业链条不健全等短板,安平县实行县级领导负责的“链长制”,大力推进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构建产业生态圈。在具体策略上,安平县采取两条腿走路,即外引高端项目,内育“专精特新”企业梯队。
在外引上,围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精准招商,着力解决丝网产业原材料和产品深加工两头在外等问题,设立延链强链补链招商引资奖金1000万元、高质量发展奖1500万元,重点引进了庞德铝模板、安泰环境、中材绿建等一批链主企业;在内育上,按照应用场景对丝网产业进行重新分类,每个细分领域培育2—3家链主企业,支持链主企业加强研发投入和技术成果的转化,发挥示范、领跑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