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四大抓手
作者 汪方怀
发表于 2025年4月

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已有八年。八年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方针,各地乡村振兴卓有成效,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与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农村深化改革的难题依然突出,乡村全面振兴的任务依然艰巨。

乡村振兴非常需要也完全可能取得突破,建议重点从以下方面组织发力。

项目策划

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项目策划是重要抓手。要积极开展项目储备,建立项目资源库,挖掘创意,打造IP,提升吸引力和科技含量,推进项目落地。

筛选项目。围绕市场供需、投入产出、商业及盈利模式等开展可行性分析,同时清查项目条件,依据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历史底蕴、文化元素、风光景致等进行相关分析,科学编制项目策划报告,精选出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确保项目投入产出平衡、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加强项目监管,对项目立项、投资、进度、质量等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

明确定位。应明确项目发展目标,定位项目的主要功能、产品特点、目标市场等,塑造项目独特的形象和品牌。例如,针对年轻及少年儿童游客群体,可结合潮玩、露营、研学、咖啡等文化,推出时尚、潮流、有趣的旅游产品;针对中老年群体,可结合康养、民俗、非遗、书院等文化,打造静谧、安逸、舒适的休闲度假环境。

挖掘创意。通过创新思维和创意设计,打造项目独特亮点。可结合本地独有的传统民俗、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山歌舞蹈等IP,努力让乡愁记忆“活”起来,增强项目的文化性和辨识度,比如开发特色农产品,打造创意田园花海、创意修复改造老旧建筑、利用自然条件打造特色山水林景观及观光步道、水道等。

用好科技。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等创新创意,特别是网络化、数学化、智能化等科技工具与手段,加持、赋能、服务项目策划,培育和发展乡村新质生产力。

资金投入

是乡村振兴的“血液血脉”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资金投入是重要保障。应通过多元化渠道、模式和方式,鼓励各路资金合围,为乡村振兴投入充足的资金。

农民投资。确保农民各项合法产权权益及流转收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农民投资意识、素质、能力和水平。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技术等方式入股乡村振兴项目,改革创新农民合作社等组织,让农民“人人当股东、户户做老板”,让农民在产业发展中拥有更多话语权和利益分配权。

本文刊登于《决策》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