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战略之一。在逐步完成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的基础上,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为企业供应链管理带来了革命性变革,传统供应链模式正加速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演进。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积极探索创新实践,采购、生产、仓储、物流等环节的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数据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能力不断增强。但在供应链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数据标准化缺失、跨组织协同机制不完善等诸多挑战,同时数字化人才短缺和组织变革阻力制约着转型进程的深入推进。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协同机制研究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科学的效益评估体系构建有助于企业准确把握转型成效并持续优化转型路径。
企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现状
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战略选择,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正在重塑传统供应链运作模式。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大型制造企业普遍完成了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业务流程数字化和管理决策数字化正在稳步推进,数据驱动的智能化运营模式逐步形成。
从行业来看,制造企业和产业互联网企业正在共同构建数字化供应链应用体系,供应链管理的价值追求已从单纯的效率提升,转向效率、敏捷性和韧性并重。例如,上汽通过领飞SaaS平台,已面向近800家零部件供应商推广供应链协同应用,显著提升了供货及时率。
在技术层面,AI、机器学习和区块链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供应链管理,推动了效率和韧性的提升。同时,国家相关政策也在持续加码,推动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如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强调加快物流与供应链的数字化升级。
然而,尽管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资金、技术和人才短缺的困境,难以独立完成复杂的数字化改造。另一方面,在区块链和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此外,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区域和行业差异较大,部分传统产业和偏远地区仍处于转型初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