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实施业财融合改善企业财务管理
作者 魏慧慧
发表于 2025年4月

业财融合,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前沿趋势,通过将业务流程与财务管理紧密结合,实现信息的无缝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显著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业财融合成为企业管理重要抓手

业财融合是一种管理实践,强调将企业的业务活动与财务管理相结合,以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运营效率的提升。这种融合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整合,更是一种文化和理念上的深度结合,旨在打破传统上业务与财务部门之间的壁垒,促进信息共享、决策协同和价值最大化。业财融合的核心在于通过财务数据的深入分析和应用,为业务决策提供支持,同时确保业务活动符合财务目标和风险管理的要求。

业财融合概念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但直到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理念的变革,业财融合才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抓手。在我国,业财融合的推广与实施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财政部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鼓励企业推进业财融合。从最初的财务信息化到业务流程再造,再到现在的业财一体化系统,业财融合经历了从理念提出到实践应用的演变过程。如今,业财融合已经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业财融合的实践表明,其对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包括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加强预算执行的监控、实现成本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浪费、提前识别风险、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以及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业财融合的有效实施,使得企业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时,能够做出更为迅速有效的响应,从而大大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在推进业财融合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包括但不限于部门间沟通协作不畅、信息系统不兼容、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以及传统管理观念的束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协作机制、整合信息系统、加强人才培养,并转变管理观念,以实现业财融合的深入实施。

业财融合对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

预算管理方面。首先,业财融合通过整合业务部门的数据和财务部门的预算编制,显著提高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使得企业能够基于更全面的业务数据来预测未来的收入和支出,进而制订出更为科学且合理的预算计划。业财融合的深化显著强化了预算执行的监督效能,使企业能够迅速捕捉并纠正预算实施中的偏离,从而保障预算目标的精确达成。其次,业财融合提升了预算管理的效率,通过自动化和标准化的流程减少了人为错误,提高了响应速度,允许企业在市场条件或业务需求变化时迅速调整预算,以更好地适应新的业务环境,促进了预算与业务目标的高度一致性,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与高效利用,为企业的整体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最后,业财融合提高了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通过预算监控和预警机制,企业能够及时发现预算超支或其他财务风险,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以降低风险影响。预算管理对于企业运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业财融合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加科学、高效且灵活的管理工具,有助于企业实现财务目标,提高市场竞争力。

成本控制方面。业财融合在成本控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通过精细化管理帮助企业更精准地识别成本浪费点,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这些措施包括深入分析业务流程,找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以及优化库存管理和改进生产流程,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提升整体成本效益。

本文刊登于《投资北京》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