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财融合的背景下,公立医院不仅需要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还需加强内部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财务信息化建设作为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关键,正逐渐成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方向。然而,公立医院在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难题,因此,深入探讨业财融合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路径,对于推动医院管理现代化、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标准不统一,导致各系统间难以实现无缝对接。由于医疗数据格式、编码规则和传输协议不一致,医院内外数据难以共享。这不仅增加财务数据整合与分析的难度,还提高了医院运营管理的复杂度,影响资源利用效率和医疗服务的安全性与连续性。因此,统一标准是提升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由于历史原因或技术壁垒,医院内部的信息系统通常由不同供应商提供,这些系统在设计之初缺乏统一规划与集成,导致数据交换与共享机制不健全。这种系统间的信息壁垒不仅限制了数据的实时更新与同步,还容易在数据流转过程中产生遗漏或错误,直接影响到医疗决策的准确性。例如,病人在不同科室就诊时,其诊疗记录若不能实时共享,可能导致重复检查、药物过敏等。此外,数据遗漏还会影响医院对医疗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运营效率等方面的精准评估,阻碍持续改进和优化服务流程。尤其是在财务领域,系统间的隔离可能导致结算数据不准确,影响着医疗收入与成本统计准确性。例如,某些收费信息未能及时传递至财务系统,导致医疗费用结算不完整,影响医院财务报告的全面性。此外,收入与支出统计不准确可能导致预算偏差,影响着医院财务决策,降低资金使用效率。因此,系统间的相互隔离不仅影响着医疗服务的质量与安全,也已成为制约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深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医院亟需加强信息系统的集成与互联互通,确保财务数据的实时更新与精准统计,进一步提升医院运营效率与财务管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