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成本核算与控制策略优化
作者 张梅
发表于 2025年4月

制造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支柱。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制造业企业应对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予以持续性关注,不断提升成本核算与控制意识,围绕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成本管理,不断提升经营管理的效率、质量,才能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

改进和优化制造业的成本核算工作

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有必要通过建立并启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方式,来开展日常工作,确保各个部门能够在及时交流、有效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紧密联系,尽可能为各项财务工作的开展以及成本核算、管理控制提供必要的支持。

由于制造业企业成本核算的环节和各项要素较多,彼此之间又缺乏关联性,在沟通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企业很容易出现成本核算方面的漏洞与不足。所以在启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前提下,企业需要对内部的业务流程进行规范,畅通内部信息交流渠道,在多个运营管理环节环环相扣的基础上,确保彼此之间的互动、沟通能够更加有效。

制造业企业必须意识到管理会计理论在成本核算与管控环节存在的意义和应用的必要性,具体需要围绕企业发展建设的实际状况,由企业的管理层、财务人员掌握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技术,并开展经营管理工作。企业对管理会计工具以及理论的应用,不应拘泥于基础的会计核算工作,而是要延展到与成本相关的多项内容,包括研发、生产、销售和采购,尽可能实现成本控制的全面覆盖。

除此之外,企业需要将包括作业成本法在内的先进管理会计工具导入财务管理与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在财务报表及管理决策体系中精准呈现成本控制的相关内容。

提升成本管理与控制水平

制造业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必须与绩效考核工作相结合。

企业需根据自身战略目标,制订清晰的绩效管理与考核计划,及时将绩效目标分解到运营管理的各个流程、环节中,分配各项工作任务。以某企业为例,在制订战略发展目标后,同时制订了绩效管理与考核计划,及时且全面地将绩效目标层层分解到运营管理的每一个流程、环节中,并采用工时有效作业率的绩效考核方法,激发了员工参与成本控制的热情。

本文刊登于《投资北京》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