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去年秋天,小叔在老家县城医院查出重病,可能“时日不多”了,医生建议他尽快转到大医院确诊治疗。心慌意乱的堂弟瞒着小叔向我求助,我快马加鞭地帮忙挂了省城医院的专家号,并让他们前一天下午过来,以便翌日准时就诊。
见到小叔的那一刻我瞠目结舌,只是分别大半年时间,此时的他不仅面黄肌瘦,而且走路飘摇,似有随时被风吹倒的危险。我上前一边搀扶着他往家走,一边和随行的堂弟、小婶聊天,用嘘寒问暖的方式回避小叔令人揪心的病情。省城医院成为他们挽救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毕竟权威检查结果还没出来,万一不是不治之症呢。
我家虽房屋面积不大,但平时居住尚觉宽敞,可是他们三人到来,瞬间将屋里挤得“水泄不通”。小婶是个心宽之人,对诸事充满好奇,站起来东瞅瞅西看看,不时对房屋装修问题加以评论,而小叔和堂弟则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现场氛围甚为压抑。我和小婶的对话,成为划破沉闷氛围的利剑。
时间已到黄昏,家里没有预备饭菜,小叔的身体不允许去外面就餐,于是我便决定到楼下饭店点菜,再让店员送上门来。小婶一听我要花钱,立刻加以阻止:“家里有米有面,还去饭店买什么菜呀?咱在家煮点面条吃就行!”说着便要下厨做饭。亲人远道而来,我岂能如此怠慢,何况家里确实没有食材。经过一番“客随主便”的争执后,我还是到楼下饭店点了几道招牌菜。饭菜送到家,胃口一直欠佳的小叔出乎意料地吃了一小碗米饭,这让小婶和堂弟的眼神里充满了希望的光亮,于是也跟着吃起来。看着他们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我的心里也涌起一丝满足,看病带来的愁绪似乎也减轻许多。
吃饭的时候小叔问我:“明天几点去医院?路好走吗?”当得知我明天请假陪他们去医院后,小叔小婶紧皱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小婶有些不好意思道:“你工作那么忙,还陪我们去医院,真是给你添麻烦了。主要是,我们和那位专家素不相识,说不上话。省城这么大,医院人又多,我们初来乍到怕找不到东南西北。”我当即安慰小婶:“什么都没有看病重要。”小婶顿时眉开眼笑地说:“没有白疼大侄子,关键时刻发挥作用了!”一句话说得我面色绯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