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北京文化做点实事
作者 侯磊
发表于 2025年4月

传统文化是个大题目,但我只想从小事情做起,做点实际的事。

我出生在北京,成长于胡同内,小时候受的教育是北京孩子一要勤奋,二要实事求是,要做祖国最需要的,最为实际的工作,绝不可懒惰、空谈、懈怠、说大话。家风偏于严肃认真,没有什么说笑玩闹的记忆。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我,走上了写作的道路。本着对北京文化的热爱,多年来一直四处讲座、采风、写稿、出书,但这还不够,怎么做一点实际的事情呢?

大学毕业后,我做过多年的教师、编辑,并于2015年到201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创造性写作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当时全专业只有我一个北京人,同学们会问我一些关于老北京的一二三,我也会带大家一起逛胡同,吃小吃,听曲艺,甘作“北京地陪”。在这种环境下,我的毕业论文首选了北京掌故,以清末军机大臣瞿鸿禨之子,掌故学家瞿宣颖作为研究对象。

瞿宣颖(1984-1973)字兑之,号蜕园,我称他为“瞿老夫子”。他在新中国成立前,用文言发表了海量的北京掌故,著有《北京建置谈荟》、《北平史表长编》、《燕都揽古诗话》,辑有《同光间燕都掌故辑略》等。他在自己家中创办广业书局,出版有《北京历史风土丛书》等。其行文多无标点,只有句读,善于用典,不避异体字,且“马甲”(笔名)众多,资料难寻。

本文刊登于《中华儿女》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