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千年匠心
作者 吴婉菁
发表于 2025年4月

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民间绣活(夏布绣)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全国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的首批入选者,也是扎根江西新余的“85后”非遗“守艺人”。15年青春岁月,我以针线为笔,以夏布为纸,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探索文化自信的答案。这条路虽孤独,却让我明白:新时代的文化使命,需要青年人以热爱为火种,用创新点燃传承之光。

夏布绣是孕育和成长于新余渝水大地的传统民间绣活,被誉为“绣在经纬间的中国水墨”,是江西刺绣中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为守护这项古老技艺,我曾放弃被大家视为“金饭碗”的银行工作,毅然选择非遗传承事业,做非遗传承的守护者、践行者。这份信念和力量也源自我的师父、我的婆婆张小红,她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夏布艺术刺绣创始人。在她的引导下,我踏上这条非遗传承的道路。

这条路走得艰难。为创新设计,我翻遍古籍,走访乡野,从文物中提炼纹样;为打开市场,我带着作品跑遍展会,却屡遭冷眼。正是这些挫折,让我更坚定:文化自信不是空谈,而是要让传统与现代对话。我将夏布绣与当代生活结合,设计出箱包、首饰、家居系列产品500余种。当夏布墨染手提袋《美丽江西秀天下》系列被选为外交部国礼时,当德国特里尔城市博物馆收藏我们创作的夏布绣《马克思》作品时,我深知:一针一线中,藏着中华文明的世界语言。

本文刊登于《中华儿女》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