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gge,相信日常的力量
作者 肖菲林夏生 涵璧 佳妮
发表于 2025年4月

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你产生“人间值得”的感觉?

成年人的世界里,因有着各种压力,不可避免地、持续地发生着各种碰撞,有人不安,有人孤独。要如何过渡心灵困境?一个古老的丹麦词语“Hygge”(形容生活舒适惬意、自然柔和),给了我们一点启发,它背后的哲学是一种舒适的亲密感,享受生命中好的事与好的人,也做别人生命中好的人。

不管什么时候,那些能给你带来高生活质量的,永远是人际圈的舒适感。亦同事亦朋友的团队、单身妈妈的元气亲友团、嘘寒问暖的老街坊、有担当的家庭成员……都会对我们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滋养。

治愈生活的从不是鸡汤,而是真实可触的烟火生活。

猪乐桃 好的关系圈里,不仅有舒适,还应有滋养

80后、90后的“漫画迷”们,很少有人不知道猪乐桃。她曾用天马行空的故事,温暖了无数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但2011年猪乐桃在公众视野中消失了,直到她的作品《宝贝,一起环游世界吧》出版,粉丝们才知道,原来那位曾为他们造梦的女孩,正忙着做妈妈。

随后,她最新的作品《听见:和豆子的日常对话》出版,大家在柔情的母子对话中发现了她的小秘密——婚后她不仅经历历时五年多的抑郁症,还走入离婚的人生低谷。如今,她不仅仅是一位努力用画笔描绘世间美好的漫画家,还是一位回归尘世、独自带娃的单身妈妈。

虽然一路走来步履艰难,但请别担心,如今的猪乐桃早已找到了生活中最Hygge的状态,她有一个最Hygge的圈子,能让她一边继续描绘梦想与彩虹,一边享受着烟火人生。

最黑暗的时刻,一切关系仿佛都停止了流动

正因为如今的生活圆满,所以回忆起人生中至暗的那几年,猪乐桃的情绪很平静,就像在说别人的事。

从2011年怀孕到生下孩子的头几年,生活琐事几乎占据了她所有的个人时间,她不能再安静画画,也不再有任何属于自己的个人时间、个人关系,她被生活的枷锁囚禁在狭小的屋檐下,一动也不能动。

这种状态持续到2017年上半年,也许是孩子逐渐长大让她花费的心力少了一些,也许是她终于理清了和家人、和世界的关系……总之,她不仅决定重拾画笔,画下豆子3岁时带他环游世界的轶事,还在2017年下半年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和已貌合神离的丈夫离婚。离婚,看似是斩断了自己最重要的一层关系,实际上,却是一些崭新的、健康的、更美好的关系的开始。

当关系重新流动,生活也重新步入洒满阳光的轨道

让猪乐桃对人际关系有崭新理解的人,除了善解人意的心理医生,还有豆子幼儿园的一位老师——春妮老师。

这位老师只比猪乐桃大几岁,可猪乐桃说,“她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我妈妈的角色。”就在猪乐桃每天接孩子、和老师聊家常的短短十分钟里,春妮老师看出了她情绪上的问题,于是,她耐心聆听,并说出了猪乐桃曾渴望从母亲口中听见的话——你已经做得很棒了,你要学会接纳自己,没人是完美的。

从那时开始,一直拒绝与人交往的猪乐桃,开始体会人际关系流动的美妙。于是,她注意到,身边的一位漫画家朋友,其实一直承担着她的“家庭心理医生”角色;她的另一位朋友,则一直用乐观的人生态度鼓舞她……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其实一直在滋养着她,在不经意间给予她养分,终于让她在恰当的时机,将心灵舒展开来。

而现在,让她感到舒适的圈子更大了,不过基本上是以豆子的学校为圆心向外伸展的,她无意间为豆子选择的这所重视“自然教育”的学校,正好也让热爱大自然、热爱手工的她找到了一大帮志同道合的家长,进而和他们成为了朋友。

谈起她现在的“舒适关系圈”,她的声音欢愉轻快起来,她说他们这个圈子的活动关键词就是“手工、大自然、徒步、登山、野采” ,天气好的时候,七八个家庭会在周末相约去登山、徒步,大人和叽叽喳喳的孩子,一起在山下吃一顿烤全羊。而且,朋友圈定期举办手工活动,她这个手工重度爱好者,简直比孩子们还兴奋。

让猪乐桃感到如鱼得水的,还有一个“神兽接送圈子”,她和几个住附近的家长按周轮流接送孩子,当班的家长有时会很自然地把孩子们带到自己家玩,这就为本周“不当班”的家长争取了宝贵的独处时间。孩子之间的友谊流转,发酵成家长之间的信任。

Hygge的关系圈,是汲取无穷生命力的地方

回顾自己走过的这十年,猪乐桃体会到了一个让人舒适的圈子,能给人怎样的滋养和力量。在她逐渐找到自己在一个群体中的位置时、当她找到一帮与自己有着同样志趣的朋友时,就如同离群的小羊终于找到了大部队,就仿佛漂泊的灵魂终于有所皈依。于是,猪乐桃提醒所有在育儿道路上丢失了自己、陷入情绪黑洞的妈妈们,适当脱离育儿生活十分重要,所有的妈妈都应该尽可能利用一切力量,比如让丈夫、父母或者保姆,帮自己分担育儿职责,不要一个人扛一切。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要为自己找到一个真正舒适的圈子,而绝不是加入一个为了交往而交往、建立在功利目的上的、让自己备感压力的圈子。只有在一个真正Hygge的关系圈中,人们才能真正感到放松、宁静,得到持续滋养。在这里,我们只需打开自己的心扉,别人的能量就能充盈我们的内心,让我们获得预料不到的温暖与感动。

人和人的能量交织流转,虽然会带来小烦恼,但更多的却是帮我们带走无谓的悲伤,也为我们注入无穷的生命力——这也许是在压力重重的生活中迷失的人们,心灵最好的归宿。

宁远 我把今天喜欢过了

她做衣服、写书,有时演话剧,一直好好生活。

她是三个孩子的妈妈,有一个叫“远家”的工作团队,做了一个叫“远家YUANJIA”的服装品牌。

别小看“家”的治愈力量

在《爱与平常》一书里,宁远说:“我能给孩子的只有两样东西:爱与平常。”

她相信,在日常生活里获得滋养,会拥有对抗虚无的力量。

“我是在一个大家庭里,家要考虑每个人的感受,这一点特别重要。”宁远说,家是为全体成员准备的,它随时接纳每个人的情绪。家里的装修、家具的摆放,这种种问题都要为每一个成员考虑,包括来帮忙做事的阿姨。两年前她改造设计自己家的时候,没有非要什么风格,太有风格反而会成为一种限制,家的风格就像人一样,是慢慢长出来的、慢慢活出来的。

她甚至觉得家有一点凌乱不是坏事,要学会生活在这种环境里,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比起具体的风格与装饰技巧,她认为家庭气氛最重要的一点,是让每一个家庭成员在其中感受到——这是我的家,自在、舒服,不管是阿姨还是小朋友,都觉得我可以在这个家里表达我的需要。

在宁远看来,傍晚从忙碌的外界回到家,老远看见灯光亮着,就是最高一级的日常安慰。“不要小看家带来的治愈。每一餐饭,每天的清扫,每一次对家的凝视,都给我力量。日常生活的意义是,它给你一种笃定和秩序。

本文刊登于《好日子》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