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大理苍山脚下的上银村,有两个特殊的村民,这是一对跨国夫妻,英国人史蒂夫和他的中国妻子陈虹霖。来上银村之前,史蒂夫在上海拥有自己的公司,年入千万。可是,他却不惜卖掉公司和房产,和妻子来到上银村定居。那么,到底是什么让他这么想做一个上银村村民呢?
一波三折,入乡随俗
2012年,史蒂夫带着大病初愈的太太陈虹霖,来大理洱海边上的上银村散心。该村藏在深山之中,四周被青山环抱,水土丰沃,气候温润,景美境幽。因为只有200户人家,且皆是白族人,所以安静之余略显冷清。
初来乍到,史蒂夫夫妇就被这个世外桃源般的村庄迷住了。其间,恰有一户人家结婚办喜事,史蒂夫和妻子前去拜访,并送给了对方一个从上海带过来的小礼物。那家人非常热情,邀请他们入席品尝美食,参与当地的结婚习俗,还回送了他们夫妻喜饼和一张新娘新郎手写的感谢卡。
史蒂夫夫妇被上银村村民的热情包裹着,一向有睡眠障碍的他们,在上银村居住的几天里,失眠不知不觉消失了。尤其是陈虹霖,脸色红扑扑的,整个人都精神了很多。史蒂夫经过深思熟虑,向妻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离开快节奏的大城市,来这里定居。
时年45岁的史蒂夫,出生在英国一个普通的家庭。2001年,他来到上海读书,毕业后,与朋友鲁东阳合伙,在上海成立了一家广告公司。随着公司业务量的增多,史蒂夫的工作也忙碌起来,每天睁开眼,就需要解决各种问题。工作,仿佛成了史蒂夫生活的全部。
2006年,史蒂夫认识了江西姑娘陈虹霖,两情相悦的他们很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陈虹霖就职于上海一家科技公司,婚后的她还没来得及享受二人世界,就开始忙着工作。相处时间的缺乏让两人缺乏沟通,感情也渐渐变淡。
长时间的高度精神紧张,让两人的身体也垮了。2012年,陈虹霖大病一场,初愈后,史蒂夫就把工作全权交给鲁东阳负责,开始带着妻子去世界各地旅游。一路上,他们看了很多风景,喜欢的地方也很多,但从没想过长时间待在同一个地方。直到来到上银村,史蒂夫突然觉得,这里就是他们的终点。
鲁东阳听说后,极力劝史蒂夫要三思而后行:“朋友,你不要头脑一热,做出让自己后悔的决定,环境再好,也需要金钱来维持。你把事业都丢了,拿什么生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上银村的人可以快快乐乐地生活,我相信我和我太太也可以做到。我也可以让上银村的人,因为我的到来更快乐……”
作为路人或游客,史蒂夫夫妇会受到上银村村民的热烈欢迎和招待,可如果他们要在村子里常住,成为上银村村民,融入村子,恐怕就不是容易的事了。而且,史蒂夫是来到上银村的第一个“洋面孔”,村民不仅好奇,警惕性也很高。
有人怀疑史蒂夫夫妇是远道而来的骗子,想要骗取他们的财产;也有人怀疑史蒂夫做过违法的事情,来到这里就是为了躲避法律的制裁;甚至还有人偷偷报了警,面对民警的询问,那人说得理直气壮:“他一个外国人,在上海那么大的城市有车有房还开公司,却来我们这个穷乡僻壤,如果他真的清清白白,我把我家的房子租给他们住。”
史蒂夫哭笑不得,但他也明白,对于一个相对闭塞的小村庄来说,村民有防范意识,是非常正确的。为了能租到房子,史蒂夫找到上银村的村主任刘煜明,把自己和妻子的人生经历讲给对方听,还亮出两人的身份证,并一再做出保证:“相信我,上银村一定会因为我的到来,变得越来越好。”
最终,刘煜明把上银村全体村民召集到了一起,让大家举手表决,到底要不要留下史蒂夫夫妇。刘煜明首先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人家外国人愿意到我们这个小地方,这是我们的荣幸,咱们一定要热烈欢迎。虽然我们有担心的理由,但不能总是把什么事情都往坏处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