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由波音公司制造下一代主导战机F-47。
国防部长海格塞斯、空军参谋长奥尔文、空军部助理部长军事幕僚怀特分列特朗普左右,脸上均流露欣喜之色。奥尔文指向身后F-47渲染图,声明“不管对手怎么说,F-47是世界上第一架有人驾驶的第六代战斗机”。
如今白宫差事不好干,奥尔文前任查尔斯·布朗一个月前刚刚意外下岗。一众将军察言观色,不光把一张渲染图说成“全球第一”,还按“第47任总统特朗普”的说法,给六代机命名F-47。
中国六代机去年首次试飞。2024年12月26日,中国两架全新战斗机曝光,坊间根据研发地和机身编号,将其非正式命名为“歼-36”“歼-50”,或“南六”“北六”。2025年两会期间,中国空军副司令王伟中将回应“六代机首飞”—“你们都看到啦”。
3月17日,“歼-36”于成都第二次试飞,全程收回起落架、无歼-20伴飞。《扬子晚报》军事评论员分析,该机在全球空战领域居领先地位。
4天之后,“不甘落后”的特朗普抛出F-47渲染图,机体至少有1/3隐藏在雾中,研发制造由航空三巨头里最窘迫的波音承担……
赶鸭子上架的F-47,到底靠不靠谱?
“威震天”后继有人
“开局一张图”,F-47信息不多,有三个特征引人注意。
第一个突出特征是扁铲形机头,类似诺思罗普·格鲁曼早期验证机“沉默之蓝”,其截面积可能与主雷达布局相关。
第二个突出特征是带有类似歼-20上反鸭翼。诡异的是,这个鸭翼时有时无。特朗普白宫官宣时,F-47有鸭翼;在奥尔文和白宫副幕僚长斯卡维诺的推文上,F-47没了鸭翼,接近波音F/A-XX方案。
如果不是因为受“歼-36”第二次试飞的刺激,特朗普和手下的物料没来得及“对齐”就发布的话,那么,鸭翼还存在可收放的可能。渲染图上鸭翼和机体之间没有任何缝隙,也许采用柔性蒙皮技术和柔性填充技术,歼-36开裂式尾翼也是这种技术。
第三个突出特征是主翼上反角巨大,翼尖略微下反,在现代量产战斗机中没有先例,有点像YF-1118G“捕食鸟”技术验证机。
主翼上反的好处是飞机剧烈机动时,不会遮挡机身底部传感器,而且在保持翼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缩短了翼展。翼尖下反可以充当倾斜的垂尾,整个战斗机也就不需要机尾了。
要说F-47没受到中国六代机试飞的刺激,也不可能。要不是“歼-36”和“歼-50”横空出世,F-47还得难产个几年。
一般而言,战斗机制造遵循三个流程:技术验证机首飞,工程原型机首飞,量产服役机首飞。这三个阶段中间隔上两三年甚至七八年不等。
美国空军下一代空中优势项目(NGAD)于2014年启动,计划空军和海军共享技术,特别是下一代变循环发动机技术。三巨头洛克希德·马丁、诺思罗普·格鲁曼和波音均参与竞标,其间制造了3架All X-Plane全尺寸技术演示原型机,首机于2020年试飞,2023年3架原型机均已试飞。该计划高度保密,外界没见过任何一架原型机的样子。
特朗普说F-47已经“秘密试飞近5年”,并不算吹牛。
2023年5月,NGAD招标。当年7月,诺思罗普·格鲁曼退出。2024年7月,NGAD项目暂停。
当时的情况是,技术验证机看过了,在准备工程原型机时,缺钱的美国空军卡了壳。通货膨胀,军饷上涨,加上国防开支法案规定了支出上限,空军预算压力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