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琨建筑代表作欣赏
发表于 2025年4月

何多苓工作室

何多苓工作室设计于1995年,建成于1997年,仅有400平方米,可以算做是刘家琨的成名作。这座砖混结构的建筑,坐落在四川成都犀浦石亭村一片田地之中。

其基本构成是一个金石印章般外形简单内部繁复的正方形体,正方形层层相套,剥离在最外围的是一道具有防卫象征的厚墙,中间是口字型环境绕的一圈房间,最后,像打开层层包装看见的是一张白纸,核心部位是一方天井。

一条线路环绕围封天井的外壁盘旋而上,沿途移步换景,穿越平台、客厅、画室、书房,在投影即将闭合时的一个空中小庭园处骤然转折,进入突现的天井,一条飞廊凌空斜穿而过,并从上空折返回刚才经过的房间,迷宫化的空间和路线由于观察角度的突变而顿时变得清晰,使人明白刚才身在何处。

飞廊继续延伸,穿透建筑,擦过树冠,直指河边平台,从而使河边绿地与二楼庭园取得了直达性联系。这条使人进入非常状态的飞廊是整幢建筑的机锋所在,作为一种粗野的解构因素,它破解了层层相套、稳定严谨的正方形体,所到之处焕然一新。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

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于2002年竣工,位于四川成都郫县,是四川省第一家私立博物馆,收藏有自远古到明清时期的石刻艺术品1000多件,以汉代到唐宋时期的佛教石刻艺术为主。

考虑到博物馆的藏品类型,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园林布局手法,移步换景,强调建筑与自然的融会共生,使观者穿越于不同的自然空间和人造空间。

这座具有冷峻感的清水混凝土建筑的进入方式和自然光的运用都颇具匠心。游客们需要经过一条从竹林中蜿蜒而上的坡道,穿越两侧柳树的间隙,才能抵达半空中的入口。尽管地点看似平地,但博物馆的游览路径却是先从二层开始,再逐渐深入到一层。

本文刊登于《财富生活》2025年4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