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数智素养提升研究
作者 李梓畅
发表于 2025年4月

摘要:人类已经迈入数智社会,科技期刊编辑正在加速数智化转型。本文从科技期刊编辑流程的选题策划、内审初审、专家外审、终审定稿、编校排版、跟踪评估六个环节分析了科技期刊编辑流程的数智化转型及其数智化知识与技能。根据素质冰山模型构建编辑素养的理论分析框架,从基准性素质和鉴别性素质两个层面及其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认知、特质和动机六个维度对数智时代科技期刊编辑数智素养要求进行了剖析,然后根据基准性素质和鉴别性素质的特点和培养规律,探讨了科技期刊编辑的基准性素质和鉴别性素质及其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认知、特质和动机方面素养的提升和培养途径。

关键词:数智化 科技期刊 编辑素养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数智时代,数字化和智能化正在深度融合发展。同时,数智技术与各行业领域也正在加速融合发展。数智时代,各个领域的发展都面临着数智化方面的重新改造和升级。科技期刊同样正在经历着数智化转型发展。科技期刊数智化的转型,使编辑面临着新技术、新工具和新模式的冲击和变革。编辑人才是出版单位的核心竞争力。数智技术与出版行业深度融合发展态势下,数智素养成为编辑职业群体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智素养是编辑人员在数智时代背景下必须具备的数智化能力和素质,涵盖了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的技能。科技期刊编辑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数智素养,以适应数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学术传播方式的不断变革。因此,探讨如何提升科技期刊编辑的数智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科技期刊编辑流程数智化转型及其数智知识与技能

从科技期刊编辑流程各个环节数智化应用的技术看,科技期刊编辑要适应科技期刊编辑各个环节的数智化技术,需要具备多种数智知识与技能。

1.数据分析能力。数据是数智技术的“原料”,数智时代,数据分析能力成为科技期刊编辑的基本能力。编辑人员需要了解基本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工具,能够理解和解读科技数据,包括文献统计数据、作者和读者反馈数据等。同时,需要熟悉数据可视化技术,能够利用图表和图形展示数据结果,发现研究趋势和模式,为选题、策划和评估提供依据。

2.数据库和知识图谱使用能力。数据库和知识图谱使用能力有助于编辑进行文献检索和筛选、文献管理和引用分析,了解学科知识和学术网络,进行数据挖掘和可视化,以及满足读者需求和提供定制化服务。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应熟悉科技文献数据库和知识图谱的使用,了解其中的信息结构和查询方法。编辑人员需要掌握基本的检索技巧,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相关领域的文献和信息资源,为选题、审稿和编校提供支持。

3.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知识。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知识是数智背景下科技期刊编辑需要掌握的非常重要的知识。编辑可以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文本处理和语义分析、自动化审稿和评估、数据分析和预测、提供智能化的服务和推荐系统等。因此,编辑人员应具备基本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的知识,理解文本处理和语义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要了解文本挖掘技术,能够运用关键词提取、实体识别、摘要生成等技术来处理和理解大量的科技文献和稿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

4.编辑工具和系统使用能力。当今数字化和智能化工具和系统日益增多,且越来越智慧,对编辑工作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编辑人员必须熟悉科技期刊编辑所使用的各种数智工具和系统,如审稿系统、排版工具、相似性检测软件等,并且掌握这些工具的基本操作和功能,以利用这些工具提高工作效率,保证论文质量。

5.掌握学科知识和前沿动态信息。科技期刊编辑的高学术水平是科技期刊高质量的重要保障。编辑人员需要具备渊博的科技领域知识,了解相关学科的研究动态、前沿领域和热门话题。因此,编辑人员必须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跟踪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如此才能在选题、审稿和编辑过程中能够做出准确和有洞察力的决策。

6.科技伦理判别能力。随着数智化技术的发展,科技期刊编辑面临的伦理风险挑战更加复杂和严峻,如个人数据使用的伦理审查、算法黑盒和歧视等问题。特别是AIGC技术出现后,大型语言模型生成内容、数据造假和篡改等学术不端现象更加隐蔽,使得学术调查、取证和质证难度大大增加,编辑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本文刊登于《传媒》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