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背景下省级广电媒体舆论引导聚合效应探析
作者 谭颜宇
发表于 2025年4月

摘要:媒体融合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实施十余年来,省级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向纵深持续推进并形成聚合的舆论引导效应,在巩固主流媒体舆论场的过程中取得良好传播成效。省级广电媒体在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上,全面布局全媒体矩阵并创作传播众多优秀“广电+”融媒产品;在舆论引导方面,媒体间强强联合成立联盟,推动主流媒体挺进多元舆论场;在媒体融合纵深发展的路径建设上,重视内容为王、人才为本,利用新技术不断注入创新发展内驱力。

关键词:媒体融合 省级广电媒体 舆论引导 全媒体传播

媒体融合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实施以来,各级各类主流媒体积极探索媒体融合创新发展路径,通过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着力提升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随着5G通信、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媒体融合从初步整合到化“散”为“聚”再到深度融合,呈现出强有力的舆论引导聚合效应。广播电视媒体也经历着从“相加”到“相融”再到“深融”的转型过程,在全媒体传播上,省级电视台百余个新闻短视频账号全年传播量破亿,四川观察、看看新闻等省级台的短视频账号粉丝规模突破七千万量级。省级广电媒体探索融合的实践经验,为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并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提供了一定借鉴意义。

一、以深度融合壮大主流舆论,促进社会认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以及新闻宣传网络舆论一体化管理。《决定》明确的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大任务、改革路径和具体举措,让省级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思路日益清晰,强化了主流媒体完善舆论引导机制、营造良好改革氛围的新时代使命。

1.强化舆论引导,推动主流媒体挺进多元舆论场。媒体融合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实施十余年来,主流媒体的“主力军”全面挺进舆论“主战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不断发展完善。其中,省级广电媒体充分发挥媒体融合的聚合优势,充分强化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将主流舆论的声音在更多元的舆论场中传播得更开、更广、更深入。

湖南广电的《学习时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等融媒体栏目和《这十年》《总书记来信》《思想的旅程》等微纪录片、理论片、新闻专题作品,通过电视大屏、客户端小屏以及长短视频等全媒体矩阵式传播,深入宣传新时代思想文化,全方面、多角度呈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伟大发展成就。山东广播电视台为聚焦主责主业、壮大主流舆论、抓好党的建设,开设了“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专栏,还组织开展“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主题采访活动并推出了“走文化廊道 进经济园区 看山东高质量发展”直播特别节目,多措并举地加强省级广电媒体的舆论引导聚合效应,着力推进重大主题宣传并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2.发挥聚合效应,成立广播电视机构新媒体联盟。2023年6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第三届中国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上宣布成立全国广播电视新媒体联盟,旨在壮大主流舆论聚合效应并推动新媒体规范发展,推动广播电视“主力军”挺进互联网“主战场”,创新探索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并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该联盟主要由省级电视台和部分地市级广播电台组成“联合舰队”,首批100家成员单位的新媒体粉丝总量突破17亿,有助于广电媒体化“散”为“聚”并打造思想引领、协作共享、高端智库、舆论引导、发展赋能平台,通过主流舆论的聚合式引导在互联网场域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全国广播电视新媒体联盟成立后,正值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以省级广电机构为主力的联盟首次大规模集中推送“七一”主题报道新媒体内容,首发10小时各平台总阅读量超过1.2亿次,联盟在舆论引导方面的聚合效应和传播力、影响力凸显。全国广播电视新媒体联盟将继续推动各级广播电视媒体的融合发展以及新媒体聚合联合,在强化社会认同、筑牢宣传思想舆论阵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3.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社会认同感。

本文刊登于《传媒》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