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络剧《我的阿勒泰》是向世界讲好中华民族大团结故事的优秀典范。该剧以诗意化、散文化的叙事,挖掘了新疆少数民族淳朴和热情的特质,呈现了北疆的壮美风光。剧集创新性地将情节、环境、人物等融合叙事,勾勒了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与探索,以简练的迷你剧形式,描摹了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刻画了少数民族群像,展现了少数民族精神内涵在当代生活中的融合与延续。《我的阿勒泰》呈现了温暖治愈的风格,传递了自然风物、绿色文明之美,激发了视听文艺与旅游相结合的价值创生。凭借独特的文化魅力与艺术性的影像手法,该剧实现了海内外破圈传播,引发了新疆旅游热,获得国外优质奖项认可,展示了高品质剧集IP的长尾效应。
关键词:我的阿勒泰 中华民族共同体 精品迷你剧 民族大团结 破圈传播
讲好中华民族大团结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2024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巩固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
近年来,我国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民族题材影视创作精品,电视剧《山海情》《江山如此多娇》《金色索玛花》《北方大地》《雪莲花盛开的地方》《长白山下我的家》等作品都受到大众欢迎,在《星光大道》《中国好歌曲》等电视节目中,少数民族选手原生态的表演深受观众喜爱。2024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爱奇艺出品的剧集《我的阿勒泰》,以新颖的艺术影像风格与叙事范式,讲述了新疆阿勒泰地区各民族守望相助、心心相印的故事,赢得了海内外热议与好评,实现了破圈传播。
一、创新故事表达,呈现可信、可亲、可爱的边疆故事
《我的阿勒泰》丰富了少数民族故事的讲述实践。该剧在叙事手法和艺术表达上锐意创新,采用迷你剧形式,又极为大胆地改编自戏剧性不强的散文,既汲取了原作中的散文化表达,又开发了故事的戏剧冲突。在对牧场生活的真实描摹中,注入时代情感与轻喜剧气质,增强了观众的具身体验,达到了真实性、艺术性、思想性的统一,讲述了一个可信、可亲、可爱的中国少数民族故事。
1.创新使用迷你剧形式,以简练的体裁呈现戏剧张力。迷你剧最早流行于海外市场,一般体裁短小、情节紧凑、电影质感强。近年来,国外诞生多部制作精良、口碑评价皆佳的迷你剧,如《神探夏洛克》《黑镜》《鱿鱼游戏》《黑暗荣耀》等。与此同时,国内的迷你剧仍处于探索阶段。《我的阿勒泰》采用迷你剧形式,以八集的篇幅展现电影般的艺术质感和戏剧张力,勾勒了辽阔壮美的阿勒泰风光,刻画了少数民族苏力坦、巴太、托肯等人的内心冲突和文化身份的自我建构。戏剧的张力在巴太射杀心爱之马踏雪时达到高潮,与之相呼应,男女主人公内心冲突也达到顶峰。该剧以少数民族特有的生死哲学,激发了主角的人格历练与成长。短小的剧集体量与留白的艺术技巧,让这个阿勒泰草原的故事完整自洽、韵味深远、饱含哲思。
2.展现真实的少数民族生活场景,讲述接地气的中国边疆故事。本片没有过多关注新疆的高楼大厦等场景,而是选取了原始粗犷、不那么繁华发达的牧场生活,坦诚展现了新疆真实的一面。该剧还原了作家李娟真实生活的典型情节,剧组还在当地大量采风、体悟真实的阿勒泰生活。该剧没有直白的政策宣传,剧情细腻有趣,展现人与人之间真实而非悬浮的情感,兼具诗意与现实。正因真实,才更加可信、可亲、可爱,国外网友观剧后,也纷纷在社交媒体赞叹“像是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洗礼”。
3.传递散文化、轻喜剧的文艺特性,诗意表达让观众心旷神怡。该剧改编自李娟同名散文集,一般来说,散文不容易改编,而《我的阿勒泰》成功捕捉住原著清新自在的精气神,描绘出慢节奏的世外桃源般生活,娓娓道来,让人耳目一新。节奏明亮轻快、通透自然,用充满幽默的镜头调侃朴素的生活,如女主母亲张凤侠不按套路出牌,床塌了仍继续呼呼大睡、用订书机缝补裙子,面对雨季帐篷漏水,女主用“欢迎来到文秀水电站”,轻松化解生活中的困境,流露出昂扬、轻松、活泼的生活态度。
展现独有的人生坚持和情感温度,引领时代情感和社会情绪。剧集没有刻板地讲道理,轻柔地淡化宏大的人生议题。比如,张凤侠告诉女儿“生你下来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你看看这个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没有人用,它就这么待在草原上也很好嘛,自由自在的嘛,是不是?”内核坚毅自如,就像草原上的疾风劲草,诸如此类的场景让观众觉得“治愈了精神内耗”,暗含了创作者对社会情感与情绪的关注,引导个体的自我接纳与肯定,探索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为剧集注入人文关怀和情感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