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传媒行业的快速发展,融媒体人才需求呈现出新的特征:行业亟需具备融合思维能力、专业技能和业态洞察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满足行业发展需求,新闻传播教育正在积极推进改革: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引入业界专家等多元化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在课程体系方面,显著增加应用类课程比重,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场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模式方面,采用项目制、混合式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此外,“产学联动、产教融合”的策略能够汇聚学校、企业、政府等多方力量,共同培养复合型、实战型和创新型的融媒体人才。
关键词:融媒体 人才培养 传媒行业 传媒教育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23)》数据显示,自2020年起,新闻传播学领域认定的前两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覆盖了全国114所高校的205门课程。这些课程极大地提升了高校融媒体人才的培养质量。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组织编写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24)》显示,熟练应用数字技术并掌握创意内容生产、新媒体运营的融媒体人才仍然是传媒行业的紧缺资源;此外,行业对优秀的经营人才、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这进一步要求各大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以行业真实需求为导向,聚焦培养方案制定、师资队伍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创新等核心问题,打造产学联动、产教融合、多措并举、多方互鉴的融媒体人才培养策略。
一、传媒行业对高校融媒体人才培养的需求转向
在媒体融合与技术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传媒行业在内容创作、传播渠道、产品创新、商业变现等方面正经历深刻的转型挑战。这一变革不仅对传媒从业者和求职者提出了全新要求,同时也促使作为传媒人才供给端的高校必须根据行业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当前,传媒行业对融媒体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以下几大变化趋势。
1.思维融合,思路灵活主动求变谋转型。在媒体融合快速发展的十余年间,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经历了深度融合的关键阶段,要求所有参与其中的融媒体人才在认知层面摆脱传统思维定式,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新技术、树立新思维、掌握新技能。高校在培养融媒体人才时,必须使学生在思想层面深刻认识到技术革命不仅带来了传播手段的革新,更推动了传媒生态的重塑。同时,高校应帮助学生快速捕捉技术变革为传媒业带来的新机遇,使其能够运用新思维助力个人职业发展、机构转型和行业进步。
2024年8月,在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展览会上,湖南卫视党委副书记兼芒果超媒党委副书记宋点提出了“融合,是不断‘揉碎’自己,再重塑”的新思维,深刻诠释了这一转型过程。过去十余年,湖南卫视的融合转型经历了相加、相融、深融等关键阶段,实现了由“融媒”向“智媒”的战略跃升。为确保湖南卫视和芒果TV双平台下55个综艺自制团队、24个影视制作团队和39个“新芒计划”战略工作室的有效协同,首要任务正是实现团队人员的思想统一和思维融合。
同样具有借鉴意义的是尤溪县融媒体中心的转型实践。该中心通过强化“融媒体+产业”的多元融合思维,以产业思维推动媒体融合,以灵活思路主动创新求变,将新闻宣传与产业经营“两分开”,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县财政出资5000万元成立产业公司承接经营性业务,从而开辟了媒体融合转型的新局面。这些案例表明,媒体在谋求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首先都需要解放思想、更新思维、拓宽思路。因此,高校在融媒体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着重强化学生的融合思维和意识,使其能够适应传媒行业的持续发展。
2.技能融合,一专多能熟悉传播全链路。融媒体工作涵盖新闻采编、内容生产、数据分析、舆情监测、产品研发、流量变现等多个环节,这就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多种技能,打破传统的技能壁垒,实现信息传播全流程的无缝衔接。在这一背景下,“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融媒体人才已成为传媒行业的现实需求。所谓“一专”,是指传媒从业者需要在特定领域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和过硬的专业技能,例如,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具备敏锐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和深度挖掘能力;而“多能”则要求从业者掌握新媒体技术运用、数据分析、视频制作等多种技能。
这类复合型人才既能在专业媒体机构深耕优质内容,又能借助新媒体手段创新传播方式,从而打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壁垒,推动传媒行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晚通过“8K超高清视频+三维菁彩声音频”“演播厅天空环绕视角”等创新技术,开创了超高清大小屏与“百城千屏”融合传播的新局面。主创团队不仅需要深刻理解总台“思想+艺术+技术”的多维融合理念,还需具备高超的艺术审美能力、内容创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同时还要精通手机、电视和户外屏幕等不同终端的传播规律。
同样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是全国两会报道。由于进入会场的记者名额有限,这就要求记者具备多重能力:既要敏锐捕捉政策要点,精准解读新闻价值,又要熟练掌握直播、短视频制作等技术,高效地呈现两会现场实况;此外,记者还要善于借助数据分析工具,及时把握受众的关注点和需求,动态调整报道方向和重点,并在不同的媒体平台上进行内容发布和互动。由此可见,高校的融媒体人才培养必须突破传统专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着力培养能够适应媒体融合时代的复合型人才。
3.业态融合,跨界突破擅长整合新资源。从产品形态和产业形态方面来看,随着媒体与文旅、电商、教育、政务等领域的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传媒业从业人员需要进一步提升跨界融合、突破创新的能力,通过与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和协作,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创造出深受用户喜爱的新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