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越多,关系越亲密
作者 张田勘
发表于 2025年4月

在人类社会的复杂关系网络中,亲子关系因基因的高度重合而常常被视为最为亲密的人际关系。以此为前提进行推演,不难发现,人际间共享的层面越广泛(如精神层面的契合以及物质生活的交融),其关系往往越亲密;同时,亲密的关系亦会促使双方在诸多方面实现更高程度的共享。然而,在探究夫妻、朋友等非血缘关系时,想要验证这一洞察却颇具挑战性。

人生漫漫,挚友常伴。偶然的相遇与共同的经历往往是友谊的开端,“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契合无疑是维持长期友谊的重要基石。同时,现代科学研究为这份情谊挖掘出了更深层次的生物学根源—肠道微生物与基因的相似性。一直以来,朋友间“臭味相投”之说广为流传,曾经的“友情密码”如今正逐步被生物学家一一破解。

2024年,美国耶鲁大学的科研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为朋友间的亲密关系提供了全新视角。该研究表明,两个亲密朋友的肠道微生物的共享比例可达10%,其中蕴含的有益微生物能够显著提升两人的免疫力与消化能力。可见,朋友间的频繁互动不仅拉近了心灵的距离,更为肠道微生物的交流创造了条件,使之在无形间趋于一致。

科研团队深入洪都拉斯的18个独立村庄,对1787名成年人展开全方位调研。他们运用微生物组测序技术,对所采集的肠道微生物样本进行深度剖析,同时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通过涵盖“闲暇时光共度对象”“私密话题分享伙伴”等细致问题的问卷,精心绘制出一幅复杂的社交网络图,共梳理出4658条独特的社交脉络。

本文刊登于《百科知识》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