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表合一,让“三会”权责边界清晰且衔接
作者 刘正昶
发表于 2025年4月

“多表合一”、闭环管理的做法,有效化解了公司治理主体面临的决策事项多、复杂性大,以及决策权责不规范、决策流程不贯通、决策事项表述不统一等一系列挑战,打通了议事决策全链条流程,推动企业的运营管理更加科学、合规、高效

在新一轮改革深化提升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征程上,国有企业中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主体,其职责和权限的清晰直接关系到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合规性和高效性,关系到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效能的充分显现。三者应当有机协同,不缺位、不越位,不相互替代、不各自为政,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然而,在治理实践中,存在治理主体职责划分不明、决策权限交叉、议事范围不清等问题,导致企业决策中的混乱和低效。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交建)是一家交通基建企业,核心业务领域为基建建设、基建设计和疏浚。作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中国交建近年来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公司治理模式,以公司章程为基础,明确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三会”职责边界和决策权限,按照“全周期管理、集约化推进”理念,对公司“三会”清单进行规范化贯通,以“一张表单”形式明确“三会”权责边界,形成《公司治理主体议事清单》,推动公司治理体系持续优化完善,促进公司实现科学决策、合规运营和高效管理。

系统集成,推进形成“多单一表”

中国交建较早制定了“三会”各自的议事清单,对公司治理的规范化起到重要推动作用。随着监管要求的变化、公司治理的不断完善、决策事项数量的增多以及复杂性加剧,各清单之间决策事项表述不统一、权责不规范、流程不贯通等问题日益凸显。2023年,中国交建在对“三会”清单进行动态优化的基础上,推进“多表合一”,形成“多单一表”。

夯实基础依据。在治理层面,中国交建根据公司法规定及监管相关要求,制定公司章程和“三会”议事规则,梳理明确各治理主体职能职权,并动态调整。在管理层面,对各业务条线所涉具体事务进行系统化总结,明确各业务条线职责边界和工作流程,编制形成《公司总部权责手册》。对照公司章程、“三会”议事规则、行业法律法规制度、公司“三重一大”事项清单、相关业务管理办法,对权责手册中的事项一一梳理,明确其决策需求和决策程序,形成“三会”各自的权责清单。

分步规范制定。第一步,公司治理工作团队结合公司法、监管要求,对“三会”议事清单分别提出适应性修订意见,经充分讨论、达成共识后对“三会”表单进行合并,形成公司治理主体议事清单草案,涵盖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核心职责和决策事项,并确保清单内容与公司章程、相关议事规则保持一致,避免出现冲突或不合规的情况。

本文刊登于《董事会》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