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督马汉坤:华商和商会应积极扮演桥梁角色
马来西亚拿督马汉坤先生担任马来西亚—中国商务理事会董事,也是中国—东盟(马来西亚)企业家协会会长、世界马氏联谊总会会长。作为中马“商务使者”,他见证了中马两国的合作与发展。
作为《董事会》杂志的撰稿人、长期关注并积极投身中马合作的人士,笔者前不久与拿督马汉坤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拿督马汉坤先生从海外华商的视角,分享了他的理解和感受。他认为,在中国与东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华商和商会应积极扮演桥梁的角色,特别是在经贸合作项目上要起到牵头作用。
问:关于东南亚华商,您能谈谈他们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吗?
马汉坤:华人在马来西亚的经济地位是几代人发扬勇于开拓、敬业奉献的精神,在付出无数艰辛与努力后取得的。他们从一无所有、背井离乡,凭借令人叹服的开拓精神和辛勤劳动,不仅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扎下根来,还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在马来西亚,部分华商早期先从事劳力工作,后来开始做一些面向当地华侨华人的小生意,并逐渐将家里的亲戚、邻居、同乡也一同带到马来西亚发展。
行业上的发展和带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华商群体的行业习惯并沿袭至今。比如早期的福建人多数从事建筑、建材和五金等相关行业,一直延续至今;海南籍华人原给英国人打工,或到雇主家里帮忙照顾家庭生活,或在英国人开设的俱乐部里做餐饮、做服务生,后来这部分人多从事餐饮、咖啡店等行业;客家人多开药材店和布庄,因此华商群体中从事药材、布匹等行业的多以客家人为主。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董事会》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