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点28分,记者的手机页面不断有消息弹出——“开盒”群组里,90217个匿名账户正进行着个人信息交易。机器人客服每隔2秒吐出一条报价信息,不到5分钟,未读消息就像癌细胞扩散一般快速增长到999+。
此刻,西部省份的一名男性不会知道,自己的奶茶外卖备注“少冰”“5分糖”,正作为服务案例被9万多人围观。

在这里,个人信息作为商品被明码标价,签到即可解锁姓名手机号,80元能在几秒内获取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320元则能获取全方位的生活轨迹:从全省社保记录到名下银行卡号,从外卖订单到常用地址,甚至还有全家户籍……
而这只是网络“开盒”的冰山一角。“开盒”,即利用非法手段公开曝光他人隐私数据与信息,意思是“打开盒子揭露隐私”“把某人的信息在网上挂出来”。近年来网络“开盒”愈演愈烈,为了追踪这背后的灰色产业链,《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潜入多个“开盒”群组,探寻普通人与恶的距离究竟有多近。
饭圈撕架的 “盒武器”
“两年前我就说过你该写这个选题,这事儿就没停过。”三三举着手机对记者说,屏幕定格在某明星话题帖下的评论区——不少粉丝叫嚣着“等着被‘开盒’”“开到你奶奶辈”。这位追星10年的“饭圈老人”对“开盒”早已麻木:“各家大粉的个人信息在饭圈几乎都是公开的。毕竟每次撕架,他们都在‘开来开去’,我们管这叫‘盒武器’。”
今年春节,三三的“爱豆”遭“私生粉”(对偶像私生活过度关心的粉丝)电话轰炸,对方正是通过“开盒”群购买的手机号。该明星愤而发博控诉后,其反黑组粉丝旋即在社交平台晒出“战果”——私生粉的户籍、真实姓名、身份证号和手机号。
“各家互骂的时候,你在社交平台搜明星名字,首页经常‘飘着’各种手机号,那都是‘开盒’的成果。”三三撇撇嘴说。
真正让“开盒”破圈的,是近期百度高管之女“开盒”素人事件。
今年3月,某韩娱营销号在社交媒体发布韩国艺人张元英行程相关内容,称其看秀当天往返是魔鬼行程。一名孕妇留言称其坐头等舱不算辛苦,引发部分粉丝不满,随后惨遭“开盒”,其姓名、身份证号、孕检报告、丈夫工作单位等被全网传播,甚至声援该孕妇的网友也被连带“开盒”。这场始于粉圈撕扯的闹剧,因百度副总裁之女参与“开盒”行为,最终演变为全网关注的热点事件。
“你以为不混‘饭圈’就安全?”三三突然在手机调出某生活类的微博超话,许多帖子都在求“开盒”,相关留言区还有不少人“接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