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融的“中行温度”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有所养是牵动亿万家庭的民之关切。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养老金融体系,是关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之举。
3月26日,中国银行发布的2024年年度业绩显示,养老金融稳步提升。截至2024年末,累计为超千万客户提供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服务,企业年金个人账户数、年金托管资金规模分别排名全市场第二、第三,养老金受托资金规模较上年末增长23.44%。
数据增长背后,是扎实而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积极践行国有大行担当,明确“3331”发展策略,全面布局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大领域,服务政府、企业、个人三大客群,打造全球化、综合化、场景化三大优势,构建具有中国银行特色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在写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方面持续探索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行样本”。
一站式金融服务“养老”到“备老”
去年12月1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地区)推开至全国。
中国银行江苏徐州矿大支行长期服务中国矿业大学数万名师生。教职工们虽离退休还有段时间,但深知提前规划养老的重要性,对个人养老金政策咨询热情很高。
为及时传递政策“获得感”,在个人养老金全面推广首日,该行理财经理梁佩组建与老师们的互动群,除组织线下推广活动外,每天从早到晚在群里解答咨询。
中国银行是首批获得个人养老金业务开办资格的商业银行。为了让更多民众了解并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中行工作人员深入社区、企业,举办多场宣讲活动。在全行大力推动下,中国银行个人养老金开户数量持续增长,不少民众通过这一渠道为自己的养老生活增添保障。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7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