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以一种新的方式展开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全球化从高速推进期进入调整期,2020年暴发的疫情和随后发生的乌克兰危机,造成全球化进一步退潮,展现出与高潮期不同的轨迹与逻辑,地域政治冲突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资本跨境流动放缓,各种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经济全球化呈现出新趋势新特点。
第一,经济全球化从高潮转入低潮。根据全球贸易预警组织(GTA)统计,过去15年,全球歧视性贸易政策数量远高于自由化政策,各国每年出台的歧视性贸易政策由74项增至513项,而贸易自由化政策仅由9项增至15项。
第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快重构。疫情引发部分国家对生产集中度提高的担忧,采取措施推进部分产业回流。跨国公司重新审视供应链安全问题,在经济效率和安全之间寻求新的平衡。特朗普第二任期大幅加征关税,推动制造业回流,将带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新一轮调整和重组。
第三,“全球南方”成为推动全球化重要力量。2002—2022年,发展中经济体GDP全球占比从19.8%升至40.4%,出口占比从29.7%升至45.1%,直接投资占比从28.0%升至70.8%。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全球生产价值链当中,在跨境贸易与投资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第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加快重塑。经济全球化在促进贸易投资和经济繁荣的同时,客观上带来收益不平衡、产业空心化等问题,发达经济体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的自由贸易理念受到“公平贸易”“对等关税”的挑战。世界贸易组织(WTO)等传统多边机制改革步履维艰,新兴多边机制和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在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应该看到,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停滞,而是以一种新的方式展开。首先,全球贸易增长速度快于全球GDP增速,2022年全球贸易占全球GDP比重达到60.74%,超过2019年的56.07%。其次,在新科技革命推动下,数字贸易成为国际贸易增长新引擎,2019—2023年,全球可数字化交付服务出口年均增速达10.8%,远高于同期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增速。2023年,全球可数字化交付服务出口额占全球服务出口的比重达到54.2%。再次,大型跨国公司的跨国指数(海外资产比例+海外销售比例+海外雇员比例)仍保持高位,特别是大型数字企业全球化表现出巨大活力。

正如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所判断,“我们所知道的全球化正在走向终结”,而未来所开启的则是一个新的全球化时代。无论逆全球化思潮如何抬头,全球化既不会停止,更不会终结。未来的经济全球化必将以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原则构建新的全球化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