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年内编写“体重管理”健康科普手册 等
发表于 2025年4月

上海:2025年内编写“体重管理”健康科普手册

2025年内,上海将面向2500万市民编写“体重管理”健康科普手册,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切实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

该健康科普手册将从饮食控制、运动促进、规律作息和必要医学干预手段等维度,组织全上海临床、营养、公共卫生和运动健康专家编写,并将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体重管理成效。将印发数十万本纸质读本,并将通过电子书、有声书和视频等,进行全媒体推广传播。除了惠及上海民众,也可辐射至长三角和全国各地民众。

专家评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表示,要把更多体重管理的知识和方法教给民众,帮助他们树立主动健康的理念,知行合一,坚持养成健康习惯,持续提升健康素养,为“健康上海”夯实民众基础。

中国牵头制定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

国际电工委员会近日正式发布由中国牵头制定的世界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 63310《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该项标准依据老年人生理和行为特点,为各类养老机器人的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等提供基准,将引领全球养老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

该项标准聚焦互联家居环境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健康护理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和特征,基于老年用户所需的辅助支持水平,提出养老机器人的功能和性能分类,还对养老机器人提供的健康状况和紧急情况监测服务,与家人及医护人员的通信支持,多样化的家务、娱乐、家居管理、照护等活动支持,外出和助行等移动性支持及信息和数据管理性能等分别提出了技术要求。

专家评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表示,养老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和应用涉及多个产业链环节,该项标准的出台,无疑将为相关产业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研人员以藕为材“重塑肉身”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易阳团队以藕为原料制作骨骼支架“重塑肉身”的消息冲上热搜。目前,该研究已经进入动物试验阶段,植入莲藕支架的骨折动物在8周内可实现骨愈合。

研究人员发现,莲藕含有较多的大分子成分,能制备出兼具硬度和一定韧性的骨支架;同时莲藕含有多酚、多糖等活性成分,可抗炎、抗氧化。此外,藕纤维的多孔结构提供了细胞附着和增殖空间,能促进细胞生长、血管生成和骨基质沉积,这都有利于加速骨组织重建。

专家评  武汉轻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易阳表示,相较于其他纤维支架,藕纤维的优势在于结构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更容易与细胞“友好相处”,表现出低免疫原性,从而减少排异反应;随着骨组织重建,支架逐渐降解,被新生骨组织替代,无须二次手术取出,能给骨缺损组织提供良好的支撑和动态适应性。

“数字肾脏”让疾病“清晰可见”

北京大学科研团队日前在国际上发布一项“肾脏成像组计划”,拟通过多模态成像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率先构建全肾脏数字图谱(以下简称“数字肾脏”)。

“数字肾脏”的特点是动态仿真且多维可视,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可让肾脏从分子细胞水平到整个器官运行都直观可见,并整合多模态成像,绘出真实肾脏的内部结构和动态演化过程。

在临床上,“数字肾脏”平台也可帮助精准定位病灶根源,并结合患者临床数据构建个性化数字模型,为患者制定最优治疗方案,从而提升肾脏疾病早期诊断能力和个性化诊疗水平。根据计划,科研团队将在3年内构建动物的“数字肾脏”,10年内实现人类“数字肾脏”,并在临床肾脏病诊疗过程中应用。

专家评  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和平认为,该计划作为国家成像中心首批重大项目之一,不仅为肾脏病研究开辟了新路径,还将为其他器官的数字建模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刊登于《祝您健康》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