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起跌倒的老年人,如何避免好心办坏事
作者 国立生
发表于 2025年4月

跌倒,这个看似平常的意外,实则是潜藏在暗处、对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健康杀手”。老年人骨质较为脆弱,一旦跌倒,极易引发骨折,头部着地还可能导致颅脑损伤等严重后果。此外,跌倒事件会极大地打击老年人的自信心,降低其生活自理能力,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掌握老年人跌倒后的急救方法,了解如何预防二次伤害,对降低跌倒给老年人带来的伤害、提升其生活质量而言,有重要意义。

“黄金时刻”,正确行动刻不容缓

当老年人不慎跌倒时,急救的及时性与正确性成为关键,这直接关系老年人的生命安全与后续康复情况。在危急时刻,我们务必要遵循科学的急救原则,冷静且迅速地采取行动,为老年人的生命健康筑牢防线。当老年人跌倒后,切不可盲目地立即将其扶起,因为不了解老年人具体伤情,贸然搀扶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特别是当老年人头部、脊柱等重要部位损伤,不当移动可能致使骨折移位,从而损伤神经,造成严重后果。

1.及时送医的关键判断

老年人跌倒后,准确识别危险信号是决定是否立即送医的关键。其中,髋部疼痛和意识模糊是两个重要的危险信号。

若老年人跌倒后直呼髋部疼痛,且无法站立行走,极有可能是髋部骨折。髋部骨折是老年人跌倒后常见的严重损伤之一,患者髋部会出现剧烈疼痛,局部淤青压痛、叩痛明显,髋关节活动受限,患肢缩短畸形,无法正常站立与行走。一旦老年人髋部骨折,应立刻拨打急救电话,等待专业医护人员的到来。在等待期间,切勿随意移动老年人,以免加重骨折移位,增加患者痛苦与损伤程度。

意识模糊同样不容忽视。倘若老年人跌倒后出现意识模糊,表现为对周围环境认知能力下降、反应迟钝、言语不清等,这可能是由颅脑损伤、脑卒中、低血糖等多种疾病引发的,应立即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在送往医院途中,要密切留意老年人的生命体征,保持其呼吸道通畅。若老年人有呕吐现象,需及时清理口腔和鼻腔内的呕吐物,避免窒息。

除了髋部疼痛和意识模糊,还有一些症状也表明老年人伤情严重,需要及时送医,如大量出血、呼吸困难、胸部疼痛、剧烈头痛、肢体抽搐等。当出现这些症状,我们要争分夺秒,尽快将老年人送往附近医院,为救治争取宝贵时间。

本文刊登于《祝您健康》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