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不能迷信上品药

用中药养生渐渐成为现代养生潮流,由于中药的获取相对便利,越来越多人会去中药书中了解药物的功效,根据药物的性味、主治,自己为自己“诊断开方”。谈及本草典籍,不得不提到《神农本草经》,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其中记载的药物被认为是经过历史检验的而备受青睐。《神农本草经》成书年代久远,药物的安全性又与自己的健康息息相关。因此,想要正确使用《神农本草经》,还需要对这部经典有基本的认识。
辩证看待上品药
《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合周天之数,分上、中、下三品。“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意思是上品药主要用来滋养生命,没有毒性,多服和久服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想要使身体轻松、补益元气、延缓衰老、延长寿命就从上品药之中选择。“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意思是下品药主要用来治疗疾病,大部分有毒性或毒性较强,久服对人体有伤害,想要祛除体内的邪气、破开瘀滞的气血使疾病康复,就从下品药中选择。
这样看来,用来养生的药物非上品药莫属,对下品药应该敬而远之。然而,一方面古人对药物功效的认识是朴素的,具有历史的局限性。一些药物外在表现对人体有益,如在寒冬季节可以让人体发热,抵御寒冷,内在却对脏腑功能造成损害。另一方面,受成书时代社会文化的影响,《神农本草经》中许多药物的功效总结不仅来源于医疗实践,还来源于古代道家服用丹药可以修炼的错误认识,因此,一些对人体弊大于利的矿物、金属类药物反而被归为上品。虽然现代中医临床用药仍然部分根据《神农本草经》的记载,但《神农本草经》的分类方法用今天的视角看是不完全正确的,不能盲目相信,需要结合现代研究重新认识。

登录后获取阅读权限
去登录
本文刊登于《祝您健康》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