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宝宝健康的“小镜子”
作者 王丹
发表于 2025年4月

家长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侦探,宝宝身上的任何变化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小小的指甲也不例外。关于指甲健康的说法各不相同,耳熟能详的有“月牙越多,身体越健康”“指甲上出现白点、白线是因为肚子里长了蛔虫”“长倒刺是缺乏维生素”,等等。不起眼的指甲真的跟宝宝身体健康相关吗?指甲的不同状况又是怎么回事呢?

指甲是怎么生长的

指甲是由角蛋白构成的半透明硬板,主要分为甲体、甲母质和甲床3个部分。甲体是我们看到的指甲片,由多层硬化角蛋白叠成;甲母质藏在甲根皮肤下,是指甲生长的起点;甲床则是甲板下方富含血管神经的“地基”。

在指甲的生长过程中,甲母质不断分裂生成角蛋白细胞,老的角蛋白细胞就会被新形成的细胞往前推,逐渐从皮肤下面往外钻出,然后变硬,最后覆盖在甲床上形成甲体。

不要小看不起眼的指甲,它能保护脆弱的指尖免受撞击和摩擦,还能通过甲床神经增强触觉感知,并帮助我们抓握体积小的物体。

12个指甲状态要了解

1. 月牙突然增多或减少

月牙是甲根部浅白色弧形,实为未完全角化的新生甲细胞。由于甲母质位置存在个体差异,部分人的月牙被皮肤覆盖而不明显。月牙大小与数量主要取决于指甲生长速度,与体质无关,并非越多越健康。需要家长注意的是,如果宝宝的月牙突然增多或减少,那么可能提示其代谢异常,建议及时就医。

2. 白甲症

白甲症表现为指甲上出现白点、白线。这种情况大多是甲母质受外力损伤(如修剪过深、撞击等)导致的角化异常。由于宝宝指甲生长缓慢,损伤后可能数周才出现白斑,且会随指甲生长前移或消失,与传言中的缺钙、肚子里有蛔虫无关。

3.博氏线

博氏线指的是指甲上的横沟。

本文刊登于《祝您健康》2025年5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