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蕾
发表于 2025年4月

“重塑”哪吒,非“藕”莫属

今年春天的“顶流”非哪吒莫属。在传说中,哪吒被太乙真人以莲藕重塑肉身。那你有没有想过,“重塑”哪吒为啥非得用藕呢?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当中,太乙真人“捏”哪吒时用的是藕粉,先用凉水稀释藕粉,再用热水慢慢冲开,就能得到一碗完美的胶状物质。

同样是淀粉,为啥太乙真人不用木薯粉、玉米淀粉?这可能是因为,那时中国还没有种植木薯和玉米,而莲藕,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物种。在流传更广泛的民间传说当中,“重塑”哪吒用的可不是藕粉,太乙真人是用藕做骨、莲花为肉,让哪吒重生的。这其中的逻辑可能是“藕断丝连”——在古人看来,那一根根的藕丝就像是人的血脉。

藕生于淤泥,但它不是莲的根,而是地下的根状茎。藕丝就是遍布于藕中的维管束,负责运输水分、养分等。藕的维管束很特殊,在生长中,它的细胞壁会形成螺旋式增厚的形态。在遭到人为切断、拉伸的时候,这些细胞就会具有韧性,就像弹簧一样,越拉伸,它就越长。

还有网友说,《封神演义》原著中太乙真人没有用藕。书中写道,太乙真人命童儿“把五莲池中莲花摘二枝,荷叶摘三个来,又将荷叶梗儿折成三百骨节”,也就是说,哪吒的骨节是用荷叶梗做的。

莲的这种螺旋式维管束是遍布全身的。折断荷叶的梗,拉开,里面也是有“丝儿”的。古时候有人会将荷叶梗中的丝抽出来,纺成线来织布。曾有网友尝试过这个“古法”,用了四五个月的时间,薅了一片荷塘,才做成了一个小包。既然这么费劲,那太乙真人除了藕,还有什么更物美价廉的选择吗?

不过最配哪吒的,当然还是莲“出淤泥而不染”,那不就是“小爷是魔,那又如何”吗?“濯清涟而不妖”,那不就是“若命运不公,便和它斗到底”吗?看来也不必找什么“平替”“贵替”了,莲藕做的哪吒就是最好的。

莲藕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藕的再生力、洁净性和连通性,正是古人追求长生与健康的隐喻。

清朝人已能吃上反季节藕

藕是古人食谱里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

南宋美食家林洪曾在《山家清供》中提到过一道“玉井饭”:削藕截作块,采新莲子去皮,候饭少沸投之,如盦饭法。盖取“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之句。

这道玉井饭是在米饭快熟未熟之际,将提前准备好的藕和莲子覆盖于米饭之上,将米饭与食材一起蒸熟。这有点儿像如今大家熟悉的焖饭或煲仔饭,如果再加上点儿羊肉或者其他食材,最后放点儿调味料,和现在的“懒人饭”有异曲同工之妙。

清代美食家袁枚老师则有自己的心得:“余性爱食嫩藕,虽软熟而以齿决,故味在也。”袁枚生性喜欢吃嫩藕。即使藕煮得很烂,也要用牙齿咬断,才能吃出藕的味道。有些人将藕煮得烂如泥,吃起来便索然无味了。

藕不仅是一道蔬菜,还能当水果。《清稗类钞》中就有这样的记载:京师夏月之宴客,饤盘既设,先进冰果。

本文刊登于《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25年3期
龙源期刊网正版版权
更多文章来自
订阅